《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云與移動計算攜裹下的Interop
云與移動計算攜裹下的Interop
來源:網界網
網界網 蒙克
摘要: 許多網絡業(yè)老兵感嘆:Interop大會盛年已過,風光不再。但5月6日~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Interop 2012的參展商仍然達到了350家,與會人數達13000人。當然,給予Interop真正底氣的是: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網絡廠商都一一到場,競現花容。因此,想要躋身網絡行業(yè)的新兵老將,有誰敢對之輕慢?
Abstract:
Key words :

親歷本屆拉斯維加斯Interop大會,記者真切地發(fā)現:即使對之只是浮光掠影地驚鴻一瞥,也足以讓人領略到網絡圣地的風采與榮光。而作為遠道取經的網絡從業(yè)人員,更應該會不虛此行。且讓我們擷取Interop 2012最搶眼的熱點話題,略述一二。

為"云"而進行的Fabric之戰(zhàn)
云計算呼嘯而來,所到之處,莫不為之改變。數據中心網絡即刻便感受到了其強大的影響力。較之傳統(tǒng)數據中心,云計算一方面要求數據中心變得規(guī)模更大,密度更高,可靠性更強,另一方面,對虛擬化的廣泛應用同樣使得傳統(tǒng)網絡不能擔此重任。因此,新的大二層技術應運而生, Fabric于是成為這兩年數據中心網絡最熱門的詞匯。網絡廠商都在為Fabric技術秣馬厲兵、力圖在未來的數據中心網絡領域一爭高下。此屆Interop大會凸現了終廠商在這方面的競爭力。
作為網絡市場的強力進入者,華為充分顯示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展臺就矗立在思科的對面。其展出的CloudEngine 12800核心交換機產品線也頗具震撼力:該產品線基于非阻塞CLOS Fabric架構,交換容量最高達48Tbps,每槽的帶寬容量達2Tbps。CloudEngine 12812可支持96個100G以太網端口、288個40G以太網端口和1152個10G以太網端口。CloudEngine 12800和CloudEngine 5800/6800架頂式交換機支持千兆、萬兆和40/100G以太網連接,并具備網絡虛擬化以及支持FCoE功能。與此同時,作為此次大會網絡InteropNet的核心承建商之一,華為幫助構建的園區(qū)網絡,為參展商以及觀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網絡環(huán)境和服務。
戴爾網絡副總裁兼總經理 Dario Zamarian 在 5 月 8 日的主題演講中向公眾分享了戴爾的網絡與 IT 愿景。戴爾展臺展示了首款MXL 10/40G以太網刀片服務器交換機、其符合軟件定義網絡(SDN)OpenFlow標準的數據中心網絡設備,以及其最新擴展的管理軟件。
戴爾網絡業(yè)務CTO林耕博士告訴記者,置身于刀片機箱內的MXL交換機能夠讓同一機箱內的刀片服務器之間的信息交流保留在內部,避免了架頂交換機的過多通信,從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延遲。而同步推出的網絡虛擬化解決方案,由于利用了NVGRE技術,當虛擬機在網絡內部遷移時能夠自動配置虛擬LAN,而不再需要管理員介入。
阿爾卡特朗訊公司則宣布為其核心交換機增加40G以太網和高密度10G以太網功能,并將機架頂和核心交換機軟件進行增強,以完善其數據中心架構。阿爾卡特朗訊企業(yè)網絡戰(zhàn)略營銷部Clifford Grossner博士告訴記者,對于其OmniSwitch 10000核心交換機,阿爾卡特朗訊將推出8端口40G以太網和16端口10G以太網模塊,線路卡將允許OmniSwitch 10000機箱支持多達64個線速40G以太網端口,以及多達256個線速10G以太網端口。新的解決方案支持SPB、VEPA、DCB、FCoE協(xié)議,在彈性、可擴展性、云就緒,以及綠色節(jié)能等方面具有業(yè)界領先性。
Extreme發(fā)布了10G以太網銅纜模塊,該模塊用于其黑鉆X8核心交換機和Summit X670架頂式交換機的新型銅纜版本。Extreme公關經理Gregory Cross向記者介紹了Extreme最新的萬兆銅纜交換機和40G交換機,并表示,100G產品也正處在研發(fā)進程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才創(chuàng)立的網絡新秀來自英國的Gnodal公司,以其高密度、超低延遲的最新型GS-Series 交換機捧得了Interop 2012最佳網絡大獎,讓人眼前為之一亮。自成一體的二層GS0072 40G匯聚交換機,具有5.8T的無阻塞吞吐容量,延遲僅為282納秒。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OpenFlow大熱
云計算不僅帶來了數據中心網絡的Fabric之戰(zhàn),還把網絡廠商急速推進了SDN和OpenFlow的漩渦之中。大潮之下,沒有一個廠商敢宣稱對其等閑視之。
思科CTO Padmasree Warrior在Interop 大會主題演講中表示,移動性、云和協(xié)作技術正在改變企業(yè)對CIO的要求,思科計劃今年夏季推出的Cloud Connect、云網絡平臺等都旨在幫助CIO們適應這些變化中的要求。她說,思科對這些新需求的反應是重新思考其構建網絡的方式。在這個 "沉浸式協(xié)作"的時代,網絡必須要有可見性、感知性、安全性、靈活性和可管理性。而思科所采取的方式之一就是確保其產品能夠在SDN(軟件定義網絡)中將這些特性具體化。"思科實施SDN已有三年之久了。" Warrior說。 通過預發(fā)布一種新的稱作Cisco Open Programmable Environment (COPE)方法,她還暗示了思科和新近投資的Insieme的技術路線圖。
惠普網絡負責人Bethany Mayer稱,網絡必須能夠通過應用OpenFlow網絡協(xié)議和其他政策驅動的靈活的網絡管理,以正確數量的資源為具體應用服務。惠普因此推出了16個具有OpenFlow功能的網絡平臺,并且宣布了將OpenFlow支持擴展到整個網絡產品線的計劃。
瞻博網絡不僅全面展示了其QFabric產品架構和BYOD策略,還同樣把OpenFlow作為其推廣重點。在網絡工作坊中,瞻博網絡首席技術官辦公室總監(jiān)Ken Gray闡述了瞻博網絡的OpenFlow理念。
戴爾網絡業(yè)務CTO林耕博士告訴記者,通過與Big Switch和VMware的合作,戴爾已推出業(yè)界首款支持SDN的多租戶數據中心商用交換解決方案,這一方案就用在了本次大會的OpenFlow Lab中。
說到著名的Interop Lab,每年都會對業(yè)界最熱點技術進行驗證性測試。今年選中的主題就是OpenFlow。在Interop OpenFlow Lab中,由IBM和眾多網絡廠商合作,搭建了一個OpenFlow的互通性環(huán)境。
Interop OpenFlow Lab現場的技術人員給《網絡世界》記者講解了OpenFlow實驗室的初衷和目標:即搭建一個由各個廠家共同支持的OpenFlow環(huán)境,證明OpenFlow的可行性。當然,搭建過程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具體問題,而這為進一步改進OpenFlow協(xié)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位來自NEC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參加OpenFlow測試的網絡廠商基本都是思科的對手,因為要挑戰(zhàn)和顛覆思科主導的網絡市場,大家站到了一起。
但是,問題似乎沒有那么簡單。即使OpenFlow成為現實,那么網絡廠商的整體地位都降低了,淪為盒子搬運工,又哪有勝利者呢?況且,任何成功的技術必然都經歷了無數經驗和實踐的積累,不可能憑空被超越。同樣,OpenFlow也不可能超越必要的發(fā)展過程而一步登天。
因此,目前網絡廠商們也還是大多采取折中的漸進式策略,試探性地向前走。因此,OpenFlow能否成為現實,多久能夠成為普遍應用的技術,進而對傳統(tǒng)網絡產品和廠商形成沖擊,還要看未來的發(fā)展態(tài)勢。
"所有廠商都在談論OpenFlow,但很少有人動手去做。原因之一就是實現它的方法眾多卻缺乏業(yè)界標準,因而讓用戶們不知所措。Interop應該成為推動其互操作性的舞臺。也許,這將讓Interop重新回到其開始的地方:重視互操作性。" ZK研究公司創(chuàng)始人和首席分析師Zeus Kerravala如是調侃道。
BYOD沖擊波
走進Interop 會場,BYOD的字樣隨處可見,談論BYOD的聲音不絕于耳,想要避開都不可能。幾乎所有網絡廠商都推出了針對BYOD的產品和策略。思科、惠普、Juniper、Avaya、Enterasys……都在向人們宣講自己的BYOD理念。
網絡業(yè)老大思科充分顯示了對Interop的重視。思科展臺集中展示了其在無邊界網絡、統(tǒng)一通信與協(xié)作、數據中心和端到端管理的新技術動態(tài)。主題則是強調對企業(yè)智能網絡建設的支撐,其中BYOD尤其值得關注。幾乎每隔半個小時,思科展臺都會舉行一場關于BYOD的講座,吸引了大量觀眾。
根據思科一項針對600 位美國 IT 業(yè)內人士和企業(yè)領導者的調查顯示,至 2014 年,每位知識工作者的連接設備數量將從 2012 年的平均 2.8 增長到 3.3。移動性和移動設備的使用都呈現顯著上升趨勢:78% 的美國白領將移動設備用于工作目的,65% 的白領要求使用移動連接來進行工作。95% 的企業(yè)允許在工作場所中以某種方式使用員工自帶設備。其中 84% 的受訪者不僅允許使用員工自帶設備,還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而36% 的受訪企業(yè)對員工自帶設備提供充分的支持。
調查還發(fā)現,BYOD 將會帶來巨大的商業(yè)價值。超過四分之三 (76%) 的受訪 IT 主管認為:BYOD 雖然給 IT 部門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但是對其卻產生了比較積極甚至是非常積極的影響。因此,各家廠商紛紛推出BYOD解決方案也就不足為奇了。
惠普在本屆Interop大會上不僅宣布了與F5合作的自動化的、基于策略的虛擬化應用與網絡配置解決方案,還和F5一道,發(fā)布了新的BYOD解決方案,即引進各種最終用戶設備,配置和識別這些設備并監(jiān)視這些設備的使用,從而簡化和加強了企業(yè)用戶對于BYOD的管理。
Avaya高級副總裁暨網絡部總經理Marc Randall在主題演講中,介紹了應用、終端和網絡的演變歷史,并宣布了Avaya針對BYOD的最新發(fā)布,并展示一些關鍵技術。Avaya副總裁Jean Turgeon告訴《網絡世界》記者,Avaya的Indentity Engine 8.0能夠為員工、客戶及其設備提供統(tǒng)一的有線和無線網絡接入,而不會影響企業(yè)安全,從而解決BYOD的問題。Jean透露,這一方案始于兩年前Avaya收購一家公司的技術??磥恚敿獾木W絡廠商針對新的技術趨勢真的是先知先覺啊。
Enterasys也在大張旗鼓地推廣其BYOD解決方案。Enterasys宣稱,其全新的移動IAM (Mobile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r)方案使得客戶擁有一個單一的解決方案,從而以安全的方式支持員工簡單、快速、高效的持有自己的設備,企業(yè)則可以以每臺設備8美元的代價,對BYOD環(huán)境具有完全的可視性和控制能力。
BYOD帶來的巨大沖擊波,其實也代表著企業(yè)和員工關系的逆轉:員工不再唯企業(yè)馬首是瞻,企業(yè)反而要更加關注員工的需求和體驗。這也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帶來的副產品:不重視員工需求的企業(yè)將迅速失去競爭力。
此番在拉斯維加斯零距離接觸Interop大會,記者充分感受到了網絡業(yè)技術更新的迅捷、競爭的激烈,以及網絡廠商們全力以赴的心態(tài)。這正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置身于滾滾向前的技術和商業(yè)洪流中,你將深切感受到自己和同行的激情與脈動……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