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面板價格就進入快速上升通道,這也直接導致零售端電視的價格集體暴漲,小尺寸電視漲幅最大,同時也讓眾多電視廠商吃不消。持續(xù)了將近一年的液晶面板漲價風波,讓以互聯(lián)網電視為主的各大廠商不得不改變市場策略。不過根據研究機構最新的面板調查報價顯示,在持續(xù)了將近一年的瘋漲之后,繼電視面板價格在6月開始出現全面松動后,尤其是最近的8、9月份,液晶面板尤其是大屏方面價格出現更劇烈的跌幅,所有尺寸產品價格同步走跌,其中65吋、55吋以及40-43吋中尺寸段預計將有較深的跌幅。而最新的數據顯示,十月面板價格依然是走低。
基于9月促銷和10月黃金周儲備貨源基礎上做出的分析,在這樣的背景下,廠家都沒有表現出積極拿貨的意愿,只能說明市場的狀況不太好,甚至可以用糟糕來形容。
32英寸方面,供需平衡,價格維持小幅下降。
39.5~43英寸尺寸段,由于部分40英寸面板對市場形成二次供應,9月份均價下降5美金以上,預計10月將下降5美金;43英寸供應持續(xù)增加,9月和10月份維持6美金幅度的下降。
49~50英寸方面,49英寸供應穩(wěn)定,價格維持5美金幅度下降。而 50英寸供應持續(xù)增加,廠商庫存走高,預計10月份價格下降7美金,逐步縮小與49英寸的價差,甚至同價。
55英寸方面,需求明顯恢復,9月份價格下降5美金,預計10月份維持5美金窄幅下降。
大尺寸電視市場又回歸到冷靜期。滿打滿算不到一年,大尺寸電視就陷入相對疲軟的狀態(tài)。而統(tǒng)計顯示,由于消費端的低迷,目前廠商都積壓著不少大尺寸電視的貨源,所以促銷上也不積極。預測,10月份55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價格仍將維持10美元以上的跌幅。
在庫存面前,很多廠商也沒有先前促銷的高漲情緒。不過,這倒是給廠商一個冷靜思考的機會,畢竟這是彩電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廠商共推卻收效甚微的營銷,應該說廠商主導消費升級的時代已經過去,現階段可能需要更加注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