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 9 月,一年一度豐收的季節(jié),手機界也熱鬧非凡。蘋果、華為相繼發(fā)布旗艦手機,OPPO 、小米不甘示弱,推出令人驚艷的新手機。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蘋果之外,華為、小米等安卓品牌不約而同推出 5G 手機,其中小米 9 Pro 全系列支持 5G。一時間,抓緊換 5G 手機的想法深入人心,好多消費者都在翹首等待 5G 手機的到來。
2019 年是 5G 元年,這一年我們心心念念的 5G 網絡開始大規(guī)模鋪設,5G 終端手機也一個接一個發(fā)布。一個全新的高速無延遲 5G 網絡似乎快步向我們走來,好像跨入 5G 時代,我們就能進入科幻電影里描述的科技世界。
然而,在暢想 5G 未來之余,我們還需擦亮眼睛,理性分析自己的購機需求,是否真的需要立馬購買 5G 手機。在 4G 手機持續(xù)降價,部分高端 4G 手機降價幅度超過千元的背景下,買 4G 手機還是換 5G,究竟哪種選擇更符合我們需求。
價格承受力
在這個 4G/5G 新舊交替的十字路口上,手機價格已不是制約大家購買 5G 手機的障礙。比起去年 5G 手機 8000 起的傳言,今年的 5G 手機顯得親民許多。華為 Mate 30 系列 5G 版售價預計在 5000 元左右,一向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價格更低,剛剛發(fā)布的小米 9 Pro 5G 手機,起售價還不到 4000。
5G 手機售價的問題算是解決了,接下來考驗用戶價格承受力的難題落在 5G 資費上。最近一段時間,各大運營商相繼取消無限流量套餐,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推出 5G 套餐鋪路。5G 上網速度快這點,我們都聽了無數遍??删W速快,也意味著流量用起來嗖嗖的,擋都擋不住。以現在主流 20-40G 一個月的流量計算, 5G 網絡下最快 1 分鐘不到就能用完。
總之,運營商的 5G 套餐完善需要時間,現階段 5G 套餐門檻處于比較高的水準。據悉,最便宜的 5G 套餐也要 118 元,這與如今主流用戶 40-60 元的套餐價相去甚遠。另外, 5G 上網流量需求極大,想要真正體驗 5G 行云流水般的網速,基礎套餐遠遠不夠。
5G 目前處于建設階段,5G 基站及承載能力還未完善,運營商制定這么高的價格,一方面出于收回基站建設成本考量,另一方面,較高的價格也不容易引起網絡擁堵。盡管 5G 支持海量終端接入,可在網絡建設初期、基站有限的情況下,盡量減少 5G 終端接入,也有利于 5G 用戶上網體驗。
6 年前,三大運營商剛剛推出 4G 網絡時,資費也高的嚇人。一直到最近幾年基站普及,網速得到充分保證,4G 套餐價格才逐步下降。因而,價格敏感的小伙伴們還須多加考慮,在自己套餐價格承受范圍內選購 4G 或 5G 手機。
地區(qū)覆蓋程度
價格因素之外,5G 基站覆蓋也是小伙伴們是否購買 5G 手機的關鍵點。相比 4G 成熟的通訊網絡,5G 網絡才剛剛起步。截止到今年 8月底,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中也沒有一家 5G 基站數量破萬??紤]到 5G 基站覆蓋面積遠小于 4G ,這個數字意味著此時此刻國內沒有一個城市 5G 網絡達到可用水準。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 4G 基站保有量為 437 萬,而 5G 基站數量則不詳。運營商們每天都在緊鑼密鼓的建設 5G 基站,5G 基站數量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據全國 TD 產業(yè)聯盟秘書長楊驊透露:截止到今年 7 月份,全國范圍內已建成 5G 基站 3.8 萬座,預計至 2019 年底,全國 5G 基站建設總數將達到 15 萬座。
15 萬座 5G 基站對比 437 萬 4G 基站,5G 覆蓋面積顯然有些不足。但是更加懸殊的數據還在后面,由于 5G 采用了毫米波通信,傳輸距離短于 4G ,覆蓋同一個區(qū)域,需要的 5G 基站數量,會大大超過 4G。保守估計,5G 網絡若是要達到 4G 同等的覆蓋程度,至少要建設 3-4 倍 5G 基站,這意味著即使今年年底完成 15 萬座 5G 基站建設,覆蓋面積也僅僅相當于 3.75-5 萬座 4G 基站。也就是說,最樂觀估計,年底前 5G 覆蓋面積也僅僅是 4G 的 1% 左右。
1% 的數字意味著,除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以及部分新一線城市之外,二三線城市只有部分地區(qū)能夠使用 5G 網,這些城市 5G 基站發(fā)射的 5G 信號就像一個個城市孤島,無法連成一片。往往轉過一個街角或者往前多走兩步, 5G 信號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5G 用戶們還得像找 WiFi 信號那樣找 5G 信號,稍有不慎,手機網絡就會從 5G 跳回 4G 。
當然,以上場景只會發(fā)生在二三線城市及一線城市部分地區(qū),廣大四五線城市乃至更加廣袤的鄉(xiāng)鎮(zhèn)、山區(qū)、林區(qū)、草原、沙漠,幾乎看不到 5G 的身影。如果小伙伴們身處以上 5G 短時間覆蓋不到的區(qū)域,還是優(yōu)先考慮 4G 手機吧!
核心需求
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標志性產品,手機終究還是拿來使用的。該不該購買 5G 手機,價格因素、覆蓋面積因素都不是最關鍵的點,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在于用戶核心需求。有些科技達人、趕潮流的人以及不差錢的用戶,想快人一步搶先體驗 5G 飛速上網的感覺,這些理由足以支撐他們購買一部 5G 手機。
5G 價格雖然有點高,畢竟沒到普通人用不起的地步。5G 基礎流量相對較少,用戶可以平時用 4G 上網,想要體驗 5G 的時候再切換網絡。覆蓋面積小就更不是問題了,真正想第一時間體驗 5G 網絡的用戶必然會想盡辦法找到 5G 網絡。
如果你的核心需求是體驗 5G 的時候,任何反對 5G 的理由都是借口。然而,如果你僅僅擔心 5G 到來后 4G 被淘汰,才會在 5G 手機與 4G 手機間糾結猶豫。那么,請不用擔心,4G 網絡在未來 5-10 年內都不會被淘汰,即使以后 5G 普及,4G 網絡也不會被淘汰。
5G 厲害在哪兒?上網速度快、聯網設備多、延遲小。其實,這些對于很多用戶來說意義不大,上網速度快,頂多讓我們在下軟件時快那么幾秒,就連好幾個 G 大小的手機游戲也就快那么幾分鐘。目前這個時間段,5G 應用場景還不成熟,對于普通用戶,4G 網絡足夠了。正常上網看視頻、玩游戲、逛淘寶這些需求,4G 完全可以滿足。工信部部長苗圩前不久剛剛說過:我也在用 4G 手機,目前足夠用了。
苗圩還指出5G真正的應用場景80%是用于工業(yè)互聯網領域。事實確實如此,5G 現在還沒有手機端應用場景,無人駕駛、遠程醫(yī)療、工業(yè)互聯網、物聯網更多偏向企業(yè)端與工業(yè)互聯網,并非針對個人。現在我們拿起 5G 手機,也找不到任何一款發(fā)揮 5G 功能的應用。
這個世界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無數天才不知道貓在哪個角落默默“發(fā)育”,說不準哪天就有“殺手級” 5G 應用瞬間席卷市場。當然,這也只是一種假設,正常情況下,5G 大約在三五年內普及,這么長的時間差不多夠得上一部手機的使用壽命。如果不是對 5G 網絡有強烈的需求,現在買 4G ,等三五年后 5G 網絡全面覆蓋、資費全面下降、應用場景層不出窮,那時候再買也為時不晚。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對于 5G ,我們或許不必那么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