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的手機、電視、電腦、掌上游戲機等數碼產品的制造工廠,這個是不需要懷疑的。但如果我說中國正在逐步成為全球的芯片制造工廠,你又信不信?
近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2021年1-5月份國內集成電路生產情況,5月當月生產集成電路298.7億塊,同比增長37.6%,而2021年1-5月份合計生產集成電路1399.2億塊,同比增長48.3%。
很明顯,中國芯片制造正在提速中,這個48.3%的增長率,遠超全球集成電路的增長規(guī)模,按照SIA的數據,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增長規(guī)模為17.8%,這還是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產生,實際從產能來看,遠低于17.8%,可以說國產芯片這個48.3%的增長率,甚至是全球增長規(guī)模的3、4倍了。
而在這個48.3%的增長率背后,還有兩大數據支撐著中國正成為全球的“芯片制造工廠”這個事實。
一是根據SEMI最新發(fā)布的《200mm晶圓廠展望報告》,上面顯示,從地域來看,今年中國大陸將以18% 的份額在200mm產能上領先世界,其次是日本和中國臺灣,各占16%。
二是SEMI近日還發(fā)布了全球晶圓產能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國大陸晶圓產能翻了一倍,到2020年底時,中國大陸的晶圓產能占全球總量的22.8%。
而這個數值也超過了日本、中國臺灣、美國、韓國,成為了全球第一。甚至數據還顯示,示,過去的5年間(2015-2020的),除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半導體產區(qū)的份額均出現下降。
所以這三個數字一結合,還是很能夠說明問題的,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我們自己產的芯片,在逐漸滿足國內的需求,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在慢慢的嘗試擺脫對外進口芯片的依賴。
當然,也許會有人表示,目前國內主要生產的還是成熟芯片,在先進工藝上還有所欠缺,另外在半導體設備、材料等產業(yè)鏈方面還需要加強。
確實這也是事實,但不管是28nm,還是55nm,先把產能提升上來,逐步滿足國內需求,減少進口,把產業(yè)鏈建設起來,再來提升工藝,就顯得更容易了,你覺得呢?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的觀點,“如果不加速發(fā)展,未來中國芯片產能與需求的差距,將拉大到至少相當于8個中芯國際的產能?!?。
而現在中國芯的產能急速上升,相信接下來中國芯將迎來屬于自己的,真正的黃金發(fā)展十年,而中國芯的崛起,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