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商用尚在推進之際,6G部署的角力卻已開始。
專利是各國比拼的第一站?!吨袊洜I報》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一項由日本專利調查機構發(fā)起的統(tǒng)計顯示,在包含通信技術、基站技術、人工智能等9個與6G相關領域的2萬件專利中,中國企業(yè)的專利數占到40.3%,位居次席的美國企業(yè)為35.2%,第三位的日本企業(yè)為9.9%,歐洲為8.9%,韓國為4.2%。
技術專利常被認為是每代通信網絡技術的“壓艙石”。擁有越多的專利,在6G標準的制定中將占據越多優(yōu)勢。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曾在今年9月的一次公司座談會上表示,研究6G是未雨綢繆,搶占專利陣地,不要等到有一天6G真正有用的時候,因沒有專利而受制于人。
這一認知,也令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yè)在6G專利方面領跑。記者注意到,中國此前在全球5G專利中的占比約為35%,而此次突破40%,相當于美日份額之和,尤其在基站、人造衛(wèi)星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專利數量,中國優(yōu)勢更為明顯。
“搶占專利時間窗口非常重要,對6G標準的專利布局,最好要搶在標準形成前?!眹抑R產權局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雷向記者表示,在此背景下,各國加大在6G技術專利領域的投入會是未來一段時期內的常態(tài)。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美、日在6G專利領域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三者的關系也在變得微妙。公開信息顯示,美國正在加強與日本的技術聯(lián)盟,以應對中國在6G領域的強勢。這也預示著一場全球范圍內的6G角逐大戲,已經拉開帷幕。
專利領跑背后的憂慮
專利數量在6G競爭中有著何等重要性?“我覺得這就相當于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蓖趵妆硎?,數量首先是必要的,沒有足夠的專利數量,尤其是標準必要專利,撐不起6G技術的領先,但要真正比拼6G的綜合實力,還得看后續(xù)產業(yè)和市場的發(fā)展情況。
據王雷介紹,所謂“標準必要專利”(Essential Standard Patent,簡稱ESP),是指包含在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中,且在實施標準時必須使用的專利。當標準化組織在制定標準時,部分或全部標準草案由于技術上或者商業(yè)上沒有其他可替代方案,無可避免要涉及到專利或專利申請。當這樣的標準草案成為正式標準后,實施該標準時必然用到這些專利。
“一旦擁有了標準必要專利,可以禁售競爭對手的產品,要求停止使用侵犯專利權的產品。這相當于控制了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和收費站,形成對于產業(yè)的巨大控制力,在產業(yè)競爭中勢必處于重要的優(yōu)勢地位?!蓖趵妆硎?。
更為重要的是,王雷認為,標準必要專利的費用也已成為決定后續(xù)6G市場競爭的一項重要指標。公開信息顯示,高通2020財年中專利收入約為50.28億美元,愛立信2020年財年專利收入約為12億美元,而華為2019~2021年三年的專利收入在12億~13億美元。
“目前討論5G產業(yè)最多的一個話題就是產業(yè)回報,而這種巨額專利費,顯然就是衡量整個產業(yè)的投入能否獲得更多收益的一項能力?!蓖趵妆硎荆瑥倪@一層面看,中國應該加緊布局6G專利,在前期搶占優(yōu)勢。
記者注意到,在5G標準必要專利的份額方面,中國5G的份額為35%,美國僅為15%。而到了6G領域,美國借助在軟件應用領域的優(yōu)勢,將標準必要專利份額提高了20%,而日本在5G和6G領域均在10%左右。
雖然中國在專利競爭中領跑,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fā)展研究中心發(fā)布的《6G通信技術專利發(fā)展狀況報告》指出,在我國6G技術專利申請,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占據中國6G關鍵技術專利申請前十,而沒有一家企業(yè)。與此對照,歐美的6G專利權則基本由企業(yè)主導并掌握。
更為嚴峻的是,王雷指出,與美國40%的大學專利轉化率相比,中國高校的專利轉化率普遍低于10%。如何減小這一差距,推動專利轉化,應是我國6G產業(yè)未來需要重點解決的課題之一。
6G“三國殺”
對于通信網絡的演進升級,業(yè)界一直有著“商用一代,研發(fā)一代”的共識。在5G商用步入正軌后,投入6G的研究也成為全球產業(yè)的新目標。
2020年2月,國際電信聯(lián)盟ITU正式啟動6G研發(fā),宣告國際標準組織層面首次為6G進行頂層設計。這也迅速拉響了全球各國在6G研發(fā)方面的號角,但在對6G的發(fā)展著力點方面,以中、美、日為首的三大陣營展現了不同的方向。
“我國產業(yè)界對于6G的認知,還是一個在5G基礎上平滑演進的網絡?!痹?GPP參與全球5G標準制定的國內專家李楓告訴記者,整體而言,便是6G會在傳輸帶寬、時延特性上有著比5G更高的表現,從而為自動駕駛、VR、AR更多應用場景提供網絡基礎。
今年6月,我國IMT-2030(6G)推進組正式發(fā)布《6G總體愿景與潛在關鍵技術》白皮書。其中提出,6G將在5G基礎上,從服務于人、人與物,進一步拓展到支撐智能體的高效互聯(lián),將實現由萬物互聯(lián)到萬物智聯(lián)的躍遷,成為聯(lián)接真實物理世界與虛擬數字世界的紐帶,持續(xù)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
對于與5G網絡的最大不同點,李楓表示,目前我國產業(yè)界對6G的共識將是在5G網絡基礎上,加入衛(wèi)星網絡與地面太赫茲基站技術?!拔磥淼?G網絡仍將以地面蜂窩網絡為基礎,衛(wèi)星、無人機、空中平臺等多種非地面通信則實現網絡覆蓋的補充,這也是我國目前在6G上努力的重點方向?!崩顥鞅硎尽?/p>
記者注意到,11月6日,我國首顆6G試驗衛(wèi)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搭載長征六號遙三運載火箭在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
與此對比,美國的6G研發(fā)則落在了半導體與互聯(lián)網巨頭身上。相關專利調查也顯示,在天線控制等無線技術領域,高通掌握了全球高達23%的專利。同時,谷歌和蘋果組成了“Next G Alliance”聯(lián)盟,主導6G開發(fā),而研發(fā)重點將會是軟件應用層面。
日本則更是將目光投向了“新技術”。除了成立“超越5G推廣聯(lián)盟”外,日本通信巨頭NTT首次提出在半導體上不采用電子,而改為光傳輸的新型通信技術,這一方案獲得了英特爾、索尼等巨頭的支持。
對于三種路徑,李楓告訴記者,這是三國在技術領域優(yōu)勢的不同導致的。“中國5G網絡建設的完備程度最為領先,在5G現網基礎上進行升級是最合理的,美國則在軟件創(chuàng)新領域實力最強,而日本則一直熱衷獨辟蹊徑,以新技術實現‘反超’?!崩顥髦赋?。
雖然中美日目前在追求6G之路上選擇了不同的方向,但李楓認為“殊途同歸”,6G最終指向的目標將是更加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而這與5G出現前全球競爭的態(tài)勢是大體相符的,對此不必太過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