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yè)界動態(tài) > 韓國兩大AI芯片公司謀求合并

韓國兩大AI芯片公司謀求合并

英偉達迎來新挑戰(zhàn)者
2024-06-13
來源:36Kr

分頭作戰(zhàn),不如選擇抱團?

就在剛剛!韓國兩家初創(chuàng)AI芯片開發(fā)商RebellionsSapeon Korea宣布尋求合并。

這兩家芯片公司成立時間都不算長,Rebellions成立于2020年,Sapeon Korea成立于2022年,但兩家公司背后都有韓國科技巨頭的支持。

其中,前者與三星、KT 和Kakao結盟,后者由韓國最大電信公司SK Telecom分拆出來。

手握三星與SK兩大韓國財團,新公司的目標非常明確:挑戰(zhàn)全球AI芯片領導者英偉達。

AI芯片初創(chuàng)公司合并,韓國半導體期待突圍

就目前的韓國半導體產業(yè)來說,除了三星與SK海力士領導著內存市場以外,基本上很難再找到一家出名的芯片公司。這背后,三星等財團壟斷市場是一個重要因素。

目前,韓國半導體已經陷入了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的“TOP2魔咒”中,新興半導體公司的命運要么是被這兩大巨頭競爭破產,要么被等待收購。

即使存活下來,體量規(guī)模與國外同類型企業(yè)差得太多,很難形成產業(yè)集群。因此,長期以來,韓國半導體在內存以外的其他領域基本毫無存在感。

到了近些年,隨著韓國政府不斷宣布半導體行業(yè)的支持計劃,初創(chuàng)企業(yè)們終于有了成長的土壤。

此外,在ChatGPT問世后,全球半導體行業(yè)陷入AI芯片的激烈爭奪之際,韓國本地AI芯片賽道也變得火熱起來,一批年輕的AI芯片公司誕生,Rebellions和Sapeon Korea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根據公開資料,Rebellions成立于2020年,該公司主要生產神經處理單元 (NPU),其主要產品為針對數據中心的AI芯片Atom,其定位直接對標英偉達。

去年4月,Atom AI芯片在國際權威AI基準測試MLPerf提交了成績。測試顯示,該芯片表現比英偉達和高通同等規(guī)格高出1.5~2倍,因此引起了廣泛關注。而Rebellions表示,Atom芯片的“價格約為英偉達GPU A100的1/10”。

靠著這款物美價廉的AI芯片,Rebellions得到了包括三星、KT 和Kakao在內的韓國科技巨頭的支持。其中包括使用三星5nm工藝,并且能用上三星的高端HBM3E 存儲芯片。

在今年1月拿下KT領投的1.24億美元B輪融資后,Rebellions也正推進AI芯片Rebel的開發(fā)。

Sapeon Korea是韓國最大電信公司SK Telecom的子公司,于2022年4月分拆出來,專為數據中心設計AI芯片,目前最新產品為臺積電7nm工藝的X330芯片,上一代X220也是韓國首款用于數據中心的人工智能處理器,是SK集團在AI半導體業(yè)務的試水之作。

SK Telecom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整合旨在讓韓國在未來兩到三年內贏得全球AI半導體市場,隨著全球人工智能競爭的加劇,韓國絕不能錯過這一時間窗口。

而合并后的公司將尋求通過NPU獲得強勢地位,Rebellions將負責管理合并后的實體。

該聲明還表示,鑒于人工智能在各種應用中的滲透速度,合并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簽署,合并后的公司將于今年年底推出。

分頭作戰(zhàn),不如選擇抱團?

看似是Rebellions和Sapeon 的合并,其實背后是三星、SK兩大財團的聯手。

從目前的發(fā)展現狀來看,雖然這些初創(chuàng)公司的芯片技術與成長速度都值得吸引投資者和市場的關注,但仍然面臨著資金與人才缺失的考驗。

此外,和其他之前的一些半導體初創(chuàng)公司一樣,AI芯片公司同樣有被收購破產的風險。

不過從現有的信號來看,在韓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本土產業(yè)鏈的背景下,科技巨頭們正逐漸改變策略,希望通過培養(yǎng)初創(chuàng)公司的方式擴大整條產業(yè)鏈的完整,并逐漸吸引韓國人才的回流。

另外,韓國政府在AI領域的終極目標還是希望超越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

但目前三星的策略是選擇避開英偉達鋒芒,從邊緣側另辟蹊徑,而SK海力士的精力主要放在HBM內存上,對于AI芯片有心無力。

這樣一來,韓國半導體仍需要一家有實力的芯片扛起AI芯片的“大旗”,而Rebellions和Sapeon 合并而成的新公司或許就是用來扮演這個角色。

總的來說,英偉達在AI芯片領域的優(yōu)勢越來越大,但同時AI市場的需求也在膨脹。

在各國AI芯片公司激烈爭奪之際,總有野心家想要挑戰(zhàn)英偉達的地位。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