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頻譜分析的機電設備狀態(tài)檢測診斷系統(tǒng)采用加速度傳感器" title="加速度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和鉗形電流變送器" title="電流變送器">電流變送器獲得機電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介紹了系統(tǒng)的硬件構成、算法分析和軟件設計方法,指出了設計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 頻譜分析 狀態(tài)檢測 單片機
對于機電設備管理和維護工作者來說,眾多機電設備的工組狀態(tài)如何,是否需要維修,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通常機電設備管理人員采用的方法是不管設備狀態(tài)如何都定時進行維修。這種策略有很多不利后果。一方面容易造成維修浪費,而且維修過程容易損壞狀態(tài)良好的機電設備;另一方面部分設備沒有到維修時間就已經發(fā)生了故障,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災難。因此設計一套系統(tǒng)來檢測、管理機電設備的狀態(tài),并對故障提供輔助診斷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
1 硬件設計
系統(tǒng)由便攜式數(shù)據采集裝置和信號分析及故障診斷軟件構成。便攜式數(shù)據采集裝置在現(xiàn)場采集數(shù)據并做簡單診斷。采集完畢后,將帶回數(shù)據的傳送給計算機系統(tǒng),供信號分析及故障診斷軟件進行數(shù)據管理和分析診斷。便攜式數(shù)據采集裝置的硬件框圖如圖1所示。
1.1 傳感器單元
振動量的測量采用三角剪切式電荷輸出加速度傳感器。此傳感器結構的特點是采用三個壓電元件成三角形排列,壓電元件只有受到剪切力時才能在圓筒內外表面電極上產生電荷,其他方向的作用力都不會在電極上產生電荷,而且彈簧系統(tǒng)與外殼隔開,所以此種傳感器有很好的環(huán)境隔離效果,即它的基座應變靈敏度、聲靈敏度和瞬變溫度靈敏度、磁靈敏度都很小。另外,剪切型加速度傳感器具有很高的固有頻率,頻響范圍很寬,特別適用于高頻振動的測量,而且橫向靈敏度小。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某些機電設備的小電機電流信號,采用普通鉗形電流變送器精度不夠,漏磁不可忽略,需采用高精度鉗形電流變送器。該變送器待測定導線的最大直徑為8mm,漏磁極少,外形尺寸小巧,使用方便,特別適合機電設備的小電動機交流信號的測量。
1.2 前置放大單元
振動信號輸入通道采用前置放大單元。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有兩個:(1)把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的高輸出阻抗(約為108 Ω)經阻抗變換變成低輸出阻抗,便于后續(xù)部分處理。(2)把壓電加速度傳感器輸出的微弱電荷信號放大成電壓信號,輸出的電壓與輸入的電荷量成正比。
電荷放大器" title="電荷放大器">電荷放大器由一個輸入阻抗極高、開環(huán)增益也很高的運算放大器AD522和一個由電阻、電容組成的負反饋網絡組成,其等效電路如圖2所示。圖2中,q為加速度傳感器產生的電荷,C1為加速度傳感器電容,C2為電纜電容,C3為放大器輸入電容,Cf為反饋電容,Rf為反饋電阻,E為電荷放大器輸出電壓。分析等效電路可以發(fā)現(xiàn),電荷放大器的輸出電壓僅與輸出電荷及反饋電容有關,而與加速度傳感器與放大器之間連接電纜長度無關。
后續(xù)的程控放大單元則根據鍵盤輸入有選擇性地對電壓、加速度、速度、位移信號進行放大。
1.3 濾波單元
低通濾波器用于ADC之前,以降低高頻噪聲。濾波單元采用美國MAXIM公司的MAX系列濾波器集成電路,采用的IC轉折頻率大于10kHz,輸入阻抗大于22kΩ。濾波器的階數(shù)必須考慮三個參數(shù):信號的最大頻率、噪聲的預期幅值和轉換器ADC的最低有效位數(shù)(LSB)。最常用的濾波器逼近類型有Butterworth、Bessel和Chebyshev。Butterworth濾波器的幅頻特性曲線在通帶中幅值響應的平坦度最好,轉換頻帶的衰減率好于Bessel, 但是不如Chebyshev濾波器;阻帶沒有振蕩;但在時域上有過沖和振蕩,而小于Chebyshev濾波器。Chebyshev低通濾波器轉換頻帶的衰減率比Butterworth和Bessel濾波器的走勢要陡。例如,5階Butterworth的響應才能達到 3階Chebyshev的轉換帶寬。Bessel濾波器通帶中有平坦幅度響應,過了通帶后,轉換頻帶的衰減率比Butterworth或者Chebyshev濾波器的低,且阻帶中沒有振蕩;其階躍響應是上述所有濾波器中最好的,過沖和振蕩都極小。經過試驗研究,本系統(tǒng)設計的濾波器為四階Butterworth濾波器。
1.4 微處理部分
(1) A/D轉換單元。本系統(tǒng)采用AD574A集成器件。AD574A是12位逐次逼近式轉換器,孔徑時間為35μs。由模擬芯片和數(shù)字芯片混合集成。
(2)單片計算機。本系統(tǒng)采用AT89C51單片機。AT89C51帶有4KB閃速可編程可擦除存儲器(E2PROM),128B片內RAM,兩個16位定時/計數(shù)器,6個中斷源,帶有可編程串行UART通道,直接LED輸出驅動。
(3)擴展程序存儲器。由于AT89C51自帶的程序存儲器只有4KB,因此需要擴展。本系統(tǒng)采用Intel27512,為64KB的EPROM,16條地址線。
(4)擴展數(shù)據存儲器。由于采集的數(shù)據量較大,本系統(tǒng)采用64KB的28512E2 PROM,總共兩片。
2 軟件設計
2.1 算法設計
(1)快速傅立葉變換(FFT)算法。FFT的分析誤差很大程度上來自采樣窗口和實際波形的同步不嚴格,造成頻譜泄漏。為消除頻譜泄漏引起的誤差,按照GB/T14549-1993要求,只允許使用矩形窗和漢寧窗。使用矩形窗時窗口間不能有間隔和重疊。為減少信號的混疊和頻譜泄漏,本系統(tǒng)采用漢寧窗處理。
(2)共振解調算法。故障沖擊信息因被常規(guī)的振動所掩蓋,直接對它作FFT分析得到的低頻譜圖中,幾乎看不到表明故障的沖擊特征信息。而故障沖擊的共振解調波(包絡波)對故障沖擊信息進行了放大和展寬并剔除了常規(guī)的振動,并且共振解調波與原始的故障沖擊信息一一對應,因此共振解調的信號處理過程,具有很好的信噪比。經過共振解調的譜圖,就沒有了常規(guī)振動譜線的干擾,故障沖擊的譜線也就清晰可見了。共振解調用Hilbert變換來描述。設是采集離散時間序列數(shù)據,其Hilbert變換如下:
(3)功率譜" title="功率譜">功率譜的計算。離散信號x(n)的功率譜密度的估計式為:由數(shù)據x(n)利用快速傅立葉變換(FFT)計算其幅值譜X(n),則。
(4)自相關函數(shù)的計算。離散信號x(n)的自相關函數(shù)的估計式為:
直接按照上式編排程序計算費時很多。本系統(tǒng)采用快速傅立葉逆變換(IFFT)進行,對做IFFT得。
(5)對數(shù)譜的計算。離散信號x(n)的對數(shù)譜為A(n)=20lgX(n)。許多故障信號往往反映在信號的邊頻分量和諧波分量上,雖然其變化的量級有的很大,但相對于基頻分量(往往是轉頻),幅值仍然較小,甚至是相當微弱的。圖3是某一實測信號數(shù)據的幅值譜,不容易觀察到其變化的程度,這時可以采用對數(shù)譜。對數(shù)譜實際上是加權譜。對強信號給予小的權值,對弱信號給予大的權值,從而可以容易看出故障信號。圖4是同一信號數(shù)據的對數(shù)譜,顯然,在整個分析頻率內可以觀察到除主頻之外的其他重要邊頻。
(6)倒頻譜的計算。幅值倒頻譜Cx(ω)是對功率譜取對數(shù)再進行傅立葉逆變換。倒頻譜可以分離時域中的卷積信號,可以清楚地檢測分離幅值譜中含有的周期分量,包括邊頻信號和諧波。
2.2 通信模塊設計
通信模塊主要完成計算機與便攜式數(shù)據采集器之間的數(shù)據傳遞。通信接口采用RS-232標準串行接口" title="串行接口">串行接口。便攜式數(shù)據采集器利用89C51的串行I/O接口進行全雙工方式通信,傳輸?shù)牟ㄌ芈试O置為1.2Kbps,數(shù)據采集器的通信程序采用匯編語言設計。89C51單片機串行接口的輸入輸出電平均為TTL電平,因此在片外連接了RS-232電平轉換電路,采用集成芯片MAX232來實現(xiàn)。
計算機一般有兩個串行接口COM1和COM2,符合RS-232標準的異步通信接口。如果沒有串行接口,可以通過USB/串行接口轉換線來連接。
計算機的通信程序采用與界面設計相同的語言Visual BasicVB來設計。用VB設計串行通信程序有二種方法:調用Windows的API函數(shù)和Visual Basic的通信控件。VB通信控件包含在VB套裝軟件中,文件名為MSCOMM.VBX。本系統(tǒng)用Visual Basic設計一個程序用來發(fā)送數(shù)據傳送指令,通過MSComm控件來實現(xiàn)。MSComm控件有兩種處理通信的方式:事件驅動方式和查詢方式。本系統(tǒng)采用事件驅動方式。利用MSComm控件的OnComm事件捕捉處理通信,OnComm事件的發(fā)生由CommEvent屬性值的變化引起。
2.3 界面模塊設計
界面采用Visual Basic設計。將峰值頻率以及峰值都標注在頻譜圖旁邊,將頻譜、波形、數(shù)據文件和子相關、時域診斷、波形分析、幅值譜、功率譜、對數(shù)譜、倒頻譜功能都集中在“波形瀏覽及分析”一個窗口中,并將峰值和峰值頻率標注在界面中,使用很方便,如圖5所示。
本系統(tǒng)為設備管理維護人員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決策依據,但是智能化診斷程度還不夠,要求使用人員要不斷積累經驗以提高診斷效果。為所有的機電設備提供一個智能化診斷系統(tǒng)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針對具體的若干機電設備開發(fā)智能化診斷部分,這也是以后的工作重點。
參考文獻
1 李海青.特種檢測技術及應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2 馮志鵬,宋希庚.旋轉機械振動故障診斷理論與技術進展綜述[J].振動與沖擊,2001;20(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