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IC CHINA 2014展商巡禮:東京精密-通過雙贏關系,創(chuàng)造世界一流的產品 東京精密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作為日本東京精密在中國的業(yè)務紐帶,負責東京精密生產的所有產品在中國的銷售及服務工作。 發(fā)表于:9/3/2014 基于DSP Builder的GPS/BD2快捕算法設計與實現 介紹了GPS L1頻點和BD2 B1頻點并行碼相位捕獲算法的基本原理。為了提高捕獲速度,減少計算量,保證捕獲精度,易于電路實現,采用固定位置的平均采樣方法改進了捕獲算法。在Simulink/DSP Builder環(huán)境下設計實現了GPS和BD2衛(wèi)星的快速捕獲電路。仿真和實際測試結果表明,DSP Builder圖形化設計環(huán)境能夠高效地完成改進捕獲算法的電路設計,而且算法既能發(fā)揮FPGA的并行特性又能降低對資源的要求,設計的電路在保證捕獲精度的同時達到了雙模雙通道數據實時處理和快速捕獲的要求。 發(fā)表于:8/21/2014 大側滑模型參考自適應飛行控制方法研究 針對飛機單側副翼舵機卡死故障的飛行問題,研究了基于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的大側滑角飛行控制方法。首先給出進行大側滑角直飛的級聯式飛行控制方案,并對控制信號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其次對與側滑角指令有關的姿態(tài)內環(huán)進行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結構和算法設計,同時給出參考模型選取方法;最后分別在無故障和單側副翼舵機卡死飛機下進行非線性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該控制方法能夠在氣動數據攝動和控制器參數初值隨意選取下,僅利用故障前配平點使得飛機在發(fā)生單側副翼舵機卡死后能夠跟隨參考模型響應,并進一步無靜差地跟蹤大側滑角指令,具有較好的魯棒性和實用性。 發(fā)表于:8/7/2014 國家首個北斗海洋應用示范基地落戶浙江舟山 6月24日下午,國家首個北斗海洋產業(yè)應用示范基地舟山啟動儀式暨“舟山北斗海洋應用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協議及“舟山北斗海洋應用研究院”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約儀式在北京中國測繪創(chuàng)新基地隆重舉行。中國衛(wèi)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張榮久,中國衛(wèi)星導航定位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苗前軍,浙江舟山市市長周江勇,浙江舟山市副市長沈仁華及舟山市政府的各級領導出席了簽字儀式。中國衛(wèi)星導航定位協會智能物聯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單位北京中電華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冰,重慶銀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銀春也出席了啟動儀式并代表簽約。 發(fā)表于:6/25/2014 雙鏈路DVI在航電顯控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飛機座艙顯示系統是航空電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以DVI為代表的高清信號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航電顯控系統中。與傳統的符合DVI1.0標準的單鏈路DVI信號相比,雙鏈路DVI信號傳輸頻寬是其2倍,可以呈現出超大分辨率的視頻影像,最高顯示可達2 560×1 600@60 Hz。提出一種基于FPGA的雙鏈路DVI信號設計,可以實現將兩路單鏈路DVI信號轉換成一路超大分辨率的雙鏈路DVI信號進行傳輸。 發(fā)表于:6/20/2014 一種五天線雙頻點GPS接收機射頻前端設計 介紹了一種5路GPS天線同時輸入并且可以同時輸出2路GPS L1頻點中頻信號以及5路GPS L2頻點中頻信號的GPS射頻前端系統。該射頻前端可以同時處理多路GPS信號,輸出的中頻信號32級可調,功耗小,抗干擾能力強,特別適合需要同時處理多路信號的GPS接收機系統。 發(fā)表于:6/20/2014 北斗/GPS雙模射頻接收模組的設計與實現 順應雙模或多模衛(wèi)星導航接收機在民用市場中的發(fā)展趨勢和需求,結合衛(wèi)星導航接收機涉及的幾個關鍵技術指標和射頻電路設計的基本理論,采用兩片MAX2769射頻芯片,設計了一款北斗/GPS雙模兼容的射頻接收模組。實測結果表明,設計的模組性能優(yōu)越,工作穩(wěn)定,可以有效應用于商用衛(wèi)星導航雙模兼容接收機的研究中。 發(fā)表于:6/19/2014 基于FPGA的傳感器信號的采集與存儲模塊設計 為了實現飛行器在飛行試驗狀態(tài)下對空間噪聲信號的記錄,設計了一個基于FPGA的超聲數據采集與存儲模塊。該模塊以FPGA芯片XC3S400作為主控制器,使用THS1408芯片作為模/數轉換器,將采集到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進行存儲。在超聲數據采集模塊FPGA軟件方案中,對軟件的功能、實現框圖以及軟件流程做了相應的介紹。Flash芯片采用交替雙平面頁編程方式,提高了數據的寫入速度。通過試驗驗證了該采集與存儲模塊功能的有效性。 發(fā)表于:6/18/2014 運載火箭地面測試設備多路脈沖校準裝置設計 在當前快速測試的背景下,為解決運載火箭地面測試設備校準周期長、工作效率和數據可靠性低的問題,設計了一種地面測試設備校準裝置。校準裝置結合電磁兼容(EMC)設計原則,采用狀態(tài)機的模塊設計方法設計FPGA內部邏輯門,控制實現64路脈沖信號輸出,經通用接口和總線對運載火箭地面測試設備進行校準。輸出信號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強的特點,縮短校準裝置校準周期并提高了其通用性,增加了地面測試設備測試數據可靠性。 發(fā)表于:6/18/2014 基于傳播模型和候機廳的三維無線定位技術 為了滿足航空旅客在機場候機大廳的位置服務需要,同時為了降低AP(Access Point)部署的高度對定位的影響,提出了一種基于信號強度和傳播模型的三維定位技術。該方法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確定傳播模型的參數,再使用最小均方差實現定位。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的誤差在3 m內,準確率達83.36%,能夠滿足旅客在機場候機廳內位置服務的需要。 發(fā)表于:6/16/2014 基于DSP的無人機高度采集系統設計 介紹了基于DSP和BMP085數字氣壓傳感器的高精度高度采集系統在無人機上的設計,并對系統實際運行的結果數據進行測試分析,實現高度的測量與傳輸。重點描述了系統采集端軟硬件的設計與實現,闡述了軟件與硬件的設計要求。本系統功耗低、結構簡單、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且能減少環(huán)境因素變化的影響,該測量系統使用卡爾曼濾波算法對測量數據進行修正,以便更準確地計算出相對高度。 發(fā)表于:6/10/2014 S模式數據鏈自適應航跡跟蹤濾波器設計 如何設計和實現適合空管系統使用的自適應濾波器成為了實現航跡濾波和目標跟蹤的關鍵。首先對飛行器的三維空間運動軌跡建模“拉格朗日”(Lagrange)三階級數展開,基于此設計了一種兼顧實時性和預測濾波效果的數據處理算法,通過對該濾波器模型穩(wěn)定性、初始狀態(tài)、收斂性、濾波參數等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種基于“查表”策略的“殘差-新息”估計方法,在保證收斂性的同時兼顧了收斂速度,一系列建模仿真和飛行試驗均表明了所論述關鍵技術的有效性。 發(fā)表于:6/4/2014 導航基帶處理器芯片的低功耗設計 提出了在獨立式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結構和算法優(yōu)化的方法。采用軟硬件結合的方法來實現衛(wèi)星信號的捕獲、跟蹤以及導航計算。載波解調和C/A碼解擴由ASIC硬件形式的基帶信號處理器來完成,而在微處理器中運行的信號跟蹤控制軟件則調節(jié)基帶信號處理器中的各種操作。微處理器對快速捕獲模塊和相關器多個通道進行流水線配置,協調利用相關器模塊的多個通道,達到節(jié)省電路資源和降低功耗的目的。 發(fā)表于:5/29/2014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SAR圖像目標輪廓提取方法 提出一種基于參數活動輪廓模型的多模型融合的合成孔徑雷達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圖像目標輪廓提取方法,即在活動輪廓模型Balloon中引入新興統計分布模型G0分布、基于區(qū)域的統計活動輪廓模型和多邊緣檢測算子模型,獲得了一種新的目標輪廓提取方法?;贛STAR項目的真實SAR圖像的實驗結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準確地獲得SAR圖像目標輪廓,可用于執(zhí)行實際的SAR圖像輪廓提取任務,為后續(xù)的SAR圖像自動識別和特征級圖像融合等任務提供了較為優(yōu)良的輸入信息。 發(fā)表于:11/15/2013 資源三號衛(wèi)星CCD影像云處理方法研究 在分析目前較為常用的多種去云方法特點后,選取改進的同態(tài)濾波算法進行去云處理,并與同態(tài)濾波法進行對比研究,通過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兩方面比較。結果表明:基于改進同態(tài)濾波法對資源三號融合影像去云處理產生的遙感圖像失真較小,同時很大程度地保持了空間紋理細節(jié)信息,是一種適合于資源三號影像去云的較好方法。 發(fā)表于:11/15/2013 ?…283284285286287288289290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