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設計應用 > 太陽能熱水器溫度采集系統(tǒng)與實驗研究
太陽能熱水器溫度采集系統(tǒng)與實驗研究
摘要: 太陽能熱水器以其安全、經濟、適用、無污染等特點逐漸被城鄉(xiāng)居民所接受,而其溫度采集系統(tǒng)又是設計的關鍵。常用的溫度傳感器包括:熱電偶、熱敏電阻、集成式溫度傳感器,熱電阻等。由于鉑電阻在氧化介質和高溫下的物理化學性能極其穩(wěn)定,而且太陽能熱水器置于室外,工作環(huán)境惡劣,所以本設計采用鉑電阻作為太陽能熱水器的溫度傳感器。
Abstract:
Key words :
  太陽能熱水器以其安全、經濟、適用、無污染等特點逐漸被城鄉(xiāng)居民所接受,而其溫度采集系統(tǒng)又是設計的關鍵。常用的溫度傳感器包括:熱電偶、熱敏電阻、集成式溫度傳感器,熱電阻等。由于鉑電阻在氧化介質和高溫下的物理化學性能極其穩(wěn)定,而且太陽能熱水器置于室外,工作環(huán)境惡劣,所以本設計采用鉑電阻作為太陽能熱水器的溫度傳感器。

  1 系統(tǒng)工作原理

  由于太陽能熱水器的工作環(huán)境限制,將下位機(PIC16F877)置于集熱現(xiàn)場,主要實現(xiàn)溫度采集功能,溫差循環(huán)控制功能,即控制循環(huán)泵、上水閥、輔助電加熱器、伴熱帶的啟停,并與上位機(PIC16F877)進行485通信,將采集的溫度水位信息送到上位機去顯示。

  系統(tǒng)的整體框圖如圖1所示。

a.JPG

  2 硬件電路設計

  溫度采集處理電路的主要功能是將鉑電阻傳感器采集的溫度信號,經橋式信號檢測電路轉換為電壓信號,再經弱信號儀表放大器MCP602進行兩級放大,及非線性A/D轉換,轉換成能夠識別的數(shù)字量,暫存在單片機的存儲器中。

  2.1 溫度采集電路設計

  溫度采集電路是將單片機的RA2、RA3、RA4連接多路選擇芯片CD4051的地址位A、B、C端口,由單片機設定采集哪一路溫度信息,將RA0設定為模擬通道。

  2.2 放大倍數(shù)的計算

  本設計放大電路選用MCP602作為放大器,由其構成的放大電路圖如圖2所示。其中:VREF=0 V,R1=300 kΩ,R2=10 kΩ,這是一個簡單的2級放大電路,通過調節(jié)可變電阻RG可以改變其放大倍數(shù),便于以后的調試。兩級放大后的輸出電壓VOUT:

b.JPG

c.JPG

  通過電橋電路采集來的信號比較微弱,需要進行適當?shù)姆糯?,才能轉換成單片機所能識別的0 V到5 V的信號。為此,要合理地設定可變電阻RG的值來選擇合適的放大倍數(shù)。選擇過程如下:

  當RG=20 kΩ,放大倍數(shù)約為61倍。在溫度T=99℃時,PT1000的阻值為R=1381.26Ω,則得到VOUT=2.806 V。盡管VOUT在界限0~5 V之內,但靈敏度較小,故將RG調整到10 kΩ。

  當RG=10 kΩ,放大倍數(shù)為91倍。在溫度T=99℃時,PT1000的阻值為R=1381.26Ω時:VOUT=4.186 V。此時,在0~99℃溫度范圍內電橋的輸出是0~4.186 V,VOUT在0~5 V范圍內,符合設計要求。因此設計中選擇尺RG=10 kΩ,放大倍數(shù)為91倍。

  2.3 溫度測量中的誤差分析及解決辦法

  當用鉑電阻傳感器進行溫度測量時,存在一定的誤差。它的誤差主要有4個來源:鉑電阻自身的非線性;鉑電阻電橋輸出的非線性;鉑電阻的引線電阻;測溫電路本身帶來的影響。

  1)鉑電阻的非線性

  對于鉑電阻PT1000,在0~650℃溫度范圍內其阻值與溫度的關系為:

d.JPG

  式中,Rt-溫度為t℃時的電阻值;R0-溫度為0℃時的電阻值;A=3.908x10-3℃-1;B=-5.802x10-7℃-2。

  由式(1)可知,鉑電阻阻值與溫度并不是線性關系,而是一個上凸的曲線,如圖3所示。若只計線性項,上式變?yōu)椋?/p>

e.JPG

  此時,鉑電阻阻值與溫度是線性關系。在100℃時,若只記線性值Rt*=1 390.8 Ω,而R1=1 385.0Ω,絕對值誤差為5.8Ω,相對誤差為4.2%,回代到式(2)中,溫度誤差超過1.4℃。顯然鉑電阻的非線性給測量帶來了誤差。

f.JPG

  2)鉑電阻電橋輸出的非線性

  鉑電阻典型應用電路如圖4所示。圖中R3為鉑電阻的阻值,g.JPG(其中h.JPG為鉑電阻在0℃時的阻值),R1=R2=39 kΩ。

i.JPG

  則輸出電壓△U等于:

j.JPG

  3)鉑電阻的引線電阻

  因為測溫電路是不平衡電橋。鉑電阻作為電橋的一個橋臂電阻,其連接導線(從鉑電阻到控制單元)也作為橋臂電阻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電阻是未知的且隨環(huán)境溫度變化,造成測量誤差。但由于鉑電阻PT1000的阻值較大,所以這個因素可以忽略。

  4)測溫電路本身的影響

  由于電源電壓的抖動、外界于擾,AD通道的互相干擾等都會造成溫度測量的不確定性,因此必須通過合理的電路設計才能消除這些因素的影響。

  考慮到鉑電阻阻值和溫度的非線性以及電橋電路本身的非線性,本文提出兩種方案,下面分別加以介紹。

  方案1:查表法

  由鉑電阻的電阻-溫度分度表查出每一度對應的電阻值Ri,帶入式(3)中可以得到電橋對應的輸出電壓△U(i),再根據式(4)就可以得到對應的A/D轉換值AD(i)。

k.JPG

  式中,K為MCP602的放大倍數(shù)。本文選擇91。UREF為單片機內部A/D轉換的參考電壓,等于5 V。

  將計算得到的A/D轉換值是按照溫度大小做成表格存放在單片機的存儲器中。當測量溫度時,先讀取A/D轉換值,然后采用對分查找的算法用單片機的A/D轉換結果AD(t)與EEPROM中存放的表格值AD(i)作比較,每次取表格的中間值AD(m),如果AD(t)>AD(m),則下次比較時取表格的后半部的中間值做比較,如果AD(t)  方案2:最小二乘法

  由于鉑電阻阻值和溫度的非線性以及電橋電路本身的非線性,使得溫度和電橋輸出電壓之間的關系變得很復雜,而且也沒有一個相應的函數(shù)來描述它們之間的關系,下面就介紹最小二乘法,利用最小二乘參數(shù)估計理論來建立溫度傳感器數(shù)學模型。

  對太陽能熱水器的水箱溫度在標定點進行溫度實測(可用標準電阻箱或電位器來模擬鉑電阻在各個標定點實測),得到幾組數(shù)據,即(V1,T1),…(Vi,Ti),…(Vn,Tn)。其中輸入量為電橋輸出電壓Vi,輸出量為溫度Ti。

  設有一個m次多項式:

l.JPG

  根據最小二乘法原理,使得在所有給定標定點,多項式T(Vi)的值與實測輸出值Ti的偏差平方和達到最小值,即    

m.JPG

  由此可以建立m+1個方程組,求解出a0,a1,…,am未知量,確定出多項式T(Vi)的表達式。

  求解方程組用矩陣分析方法,得到參數(shù)向量為

o.JPG

  求解采用計算機遞推法求解,先設m=1,將測量值帶入矩陣公式中計算A。逐點計算誤差△i=Ti-T(Vi),看是否超差,如果超差則升階,令m=2,重新計算A,直到不超差為止,此時多項式模型即為傳感器數(shù)學模型。

  此方法的優(yōu)點是能夠實現(xiàn)所建立的數(shù)學模型整體優(yōu)化,適合非線性較大的傳感器模型的建立。但應用于本文時需要擬合出高階的數(shù)學模型,其運算量較大。另外,在以主頻為4MHz的單片機上做運算,其速度較慢(多次加、乘運算),所以本文采用方案1。

  3 系統(tǒng)軟件實現(xiàn)

  溫度采集處理的軟件流程如圖5所示,其中包括了啟動溫度電路、寄存器的配置、轉換數(shù)據讀出、查找得溫度等部分。首先進行A/D初始化設置,將點電源電壓VCC作為比較電壓,同時設定RA0作為模擬輸入通道,開啟入水口溫度采樣通道之后,啟動A/D轉換。當A/D轉換允許位GO/DONE=1時,將得到的采樣值送入到折半查找程序中,得出其溫度的整數(shù)部分M(t),從而求出溫度t的數(shù)值。計算完畢后返回。

q.JPG

  4 實驗結果與討論

  使用標準電阻箱模擬鉑電阻溫度傳感器,每一個電阻值對應著一個溫度,構成測溫電橋的橋臂,得到差動電壓,通過萬用表測量。經過MCP602放大后,送入單片機進行A/D轉換。由于單片機內部的A/D轉換是十位的,因此分別存儲在寄存器ADRSEH和ADRSEL中,再通過對分查表法,將對應的溫度值事先在觸摸屏上顯示出來。采集的溫度和實際的溫度對照如表1所示。

r.JPG

  由表可知,在10~80℃溫度范圍內,溫度測量的誤差最大是±1℃。能夠滿足太陽能熱水器的采暖和洗浴的要求。

  5 結論

  本設計采用鉑電阻作為太陽能熱水器的溫度傳感器。實際研究結果表明,該傳感器和以往的類似傳感器相比溫度控制精度高、使用方便和性能穩(wěn)定等優(yōu)點,提高了我國太陽能應用領域控制水平。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