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提出一個共源共柵結構的超寬帶低噪聲放大器。該電路基于臺積電0.18 μm CMOS工藝,工作在3 GHz~5 GHz頻率下,用來實現超寬帶無線電。仿真結果表明,該低噪聲放大器有最大13.6 dB的增益。整個頻段噪聲系數小于1.9 dB。輸入和輸出反射損耗都小于-11 dB。一階壓縮點在-15 dBm左右。功耗為18.7 mW。
關鍵詞: 超寬帶;低噪聲放大器;共源共柵;輸入匹配
超寬帶(UWB)技術是面向無線個人局域網應用的新技術。它比窄帶無線系統有著高數據傳輸率、低成本、低功耗的優(yōu)勢。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已認可該技術,但是由于種種技術上的原因,UWB標準還沒有準確定義。目前UWB初定標準主要存在DS-UWB和 MB-OFDM[3]兩種結構。在DS-UWB結構中,頻段被分為兩部分,高頻部分為6.2 GHz~9.6 GHz,低頻部分為3.1 GHz~4.9 GHz。在MB-OFDM結構中,頻段主要被定義三部分,A段為3.1 GHz~4.9 GHz,C段為6 GHz~8.1 GHz,D段為8.1 GHz~10.6 GHz。其中3.1 GHz~4.9 GHz是一個很重要的頻段。
在無線接收機中,位于接收機前段的低噪聲放大器(LNA)是很重要的模塊。LNA的輸入阻抗應該與源阻抗匹配以避免信號反射,通常為50 Ω。在有大信號輸入的情況下,還要有一定的線性度?,F有的超寬帶低噪聲放大器普遍存在著噪聲系數比較大、芯片面積大等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帶寬越寬,設計難度就越大。
本文提出的CMOS 超寬帶低噪聲放大器,采用巴特沃斯濾波器作為輸入匹配,同時采用源極跟隨器作為輸出匹配,用兩個臺積電0.18 μm工藝的MOS管組成共源共柵結構作為中間連接和放大部分。
1 輸入匹配
1.1 常用的電路結構
綜合各資料分析,超寬帶低噪聲放大器采用分布式結構、電阻并聯反饋式結構、帶通濾波器以及開關切換四種實現方式。分布式結構采用的原理是“延時換帶寬”,每條放大電路提供一定增益,輸出節(jié)點按統一相位延時正向相加,這樣每條放大電路只提供一定增益,最后相加增益仍很可觀。所以每條放大電路可以用很簡單的放大電路及小尺寸的MOS管來實現,其輸入輸出節(jié)點寄生電容比較小,就可以實現超寬帶輸入匹配。但是這種電路最大缺陷是功耗和面積較大。因為每條放大電路都要消耗一部分功率,這對于現代無線手持設備很難接受。電阻反饋式LNA,它根據反饋原理可以在一寬頻帶范圍內實現輸入輸出阻抗匹配。但是反饋電阻本身就是一個噪聲源,同時反饋途徑還提供了輸出信號的正向饋通,降低了反向隔離系數。開關切換方式放大器主要把總的帶寬分為幾個頻率段,在電路的輸入或輸出匹配段加幾個開關,每切換一個開關,就改變了輸入或輸出阻抗匹配,在每種匹配情況下,只對應其中一個頻率段,這樣不斷切換,就滿足所有頻段的要求。這種方式電路簡單、原理易懂,但是在芯片內部實現幾個非常靈活的開關是很困難的,而且不同頻段的電路,其噪聲起伏往往比較大。
用帶通濾波器實現阻抗匹配是現階段超寬帶LNA的常用方式[1]。它可以在一個很寬的頻段內滿足匹配要求,同時不會對噪聲和線性度產生大的影響。其缺陷在于現在的RFIC制造工藝無法提供高品質的電感和電容,影響了其設計精度。切比雪夫濾波器和巴特沃斯濾波器都可用于電路的輸入匹配,這兩方面的電路結構在IEEE論文集里都有介紹。
1.2 巴特沃斯濾波器輸入匹配
本文采用了巴特沃斯濾波器。巴特沃斯濾波器在通帶內比較平坦,所以叫最大平滑濾波器。采用帶通濾波器輸入匹配的同時,一般采用MOS管源極電感負反饋模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精確計算MOS管的柵寬,來確定其柵源電容Cgs,這樣Cgs與Lg,C1和L1就組成一個二階巴特沃斯濾波器。而確定Ls就可滿足阻抗匹配要求,如圖1。
圖1中MOSFET管是CMOS管,圖2為圖1的小信號模型。
1.3 濾波器設計
因為運行頻率在3 GHz~5 GHz之間,所以確定濾波器中心頻率在3.8 GHz左右,因為是根據來確定,-3 dB帶寬大概為3.8 GHz,如圖3所示。根據該種濾波器傳輸特性,為使濾波器在3 GHz~5 GHz傳輸損耗最小,定C1為1 pF,L1為1.5 nH,Lg為2.3 nH,Cgs為0.6 pF。
2 電路主結構
電路主結構采用了共源共柵和源極跟隨器結構,分別作電路的主體放大部分和輸出匹配,見圖4。這部分的設計難點是要設計兩個MOS管的柵寬,這一步是根據經驗公式[1]計算得來的。整個共源共柵電路(不考慮共柵管噪聲)最小噪聲系數為:
Esat表示溝道飽和電場。根據式(1)~式(4)綜合分析共源管的柵寬最優(yōu)值,得出最佳噪聲條件下的共源管柵寬值。
源極跟隨器能在較寬頻帶內提供相對恒定的阻抗輸出,容易實現阻抗匹配,該結構常用在各種LNA的輸出匹配中[2]。由于輸出級功耗小,管子尺寸比較小。本文選擇M3管柵寬為30μm。不過相對于共源放大器或者共源共柵結構[2],源極跟隨器的增益比較小,這需要仔細設置偏置電流與柵寬。
輸出負載R1與L4的值分別為50 Ω和4.5 nH。輸出負載的設計主要考慮增益和與輸出點的寄生電容諧振問題。仿真分析表明,電阻越大,增益會減低,但增益平坦度會比較好;相反如果電阻較小,增益會高一點,但平坦度會變差,這需要折中考慮。在實際電路中,元件參數取值與理論分析結果基本一致,但有些元件參數需要用軟件進行實際優(yōu)化。圖4中的C4為1.0 pF,L5為1.5 nH,Lg為2.3 nH,Ls為0.8 nH,Cp為100 fF。M1柵寬為200μm,M2柵寬為300μm。隔直電容C5和C2都為20 pF,L3為3.5 nH。另外輸出偏置電流設為5 mA。
從圖4得知,在共源MOS管的柵源端,加了電容Cp。加這個電容的目的,是為平衡輸入匹配和噪聲優(yōu)化的矛盾,同時減少Lg的電感值。因為在前面計算中已得出Cgs值,但根據以下公式[1]:
由于柵寬與溝道寬度都已確定,從公式(5)得出Cgs值大概為0.2 pF,這個值與前面的輸入匹配值相差較大。為解決這個矛盾,就先計算好噪聲優(yōu)化柵寬,這個柵寬下的Cgs往往比最佳輸入匹配柵寬下的Cgs小,這個差值就通過在柵源之間加電容Cp來彌補,Cp值是根據軟件仿真結果與計算值優(yōu)化確定的。另外在共源管與共柵管之間加了隔直電容與電感,主要是為了優(yōu)化噪聲,加了電感以盡可能消除兩個管子之間的寄生電容,從而減小噪聲系數。
3 仿真結果
仿真用ADS2008軟件,MOS管是BSIM3模型。結果表明,電路放大帶寬3 GHz~5 GHz,功率增益為13.6 dB~11.2 dB,帶內增益波動為2.4 dB左右,如圖5。帶內噪聲系數為1.2 dB~1.9 dB,一階交調點在-15 dBm附近,見圖6。大于通常的-25 dBm的最低標準。在全頻段,輸入反射損耗與輸出反射損耗均小于-11 dB,表明輸出輸入匹配良好,分別如圖7、圖8。在1.5 V電壓下,功率消耗為18.7 mW。噪聲系數曲線如圖9。
本文綜合了常用的寬帶匹配網絡理論和共源共柵電路結構,設計的超寬帶低噪聲放大器,工作在超寬帶協議規(guī)定的第一頻段。本文對超寬帶放大、增益、噪聲系數、線性度、輸入輸出反射損耗等多方面的要求進行了仔細推導,考慮了這些要求的相互制約,最后設計出各方面性能最優(yōu)化的電路。仿真結果表明該電路具有噪聲系數低、增益大等優(yōu)點,符合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 池保勇,余志平,石秉學,等.CMOS射頻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 曹克,汪蕙.低電壓低功耗CMOS射頻低噪聲放大器設計,2006,6.
[3] HUANG Zhe Yang.A 1 V~2.39 mW capacitor coupling resonated low noise amplifier for 3~5 GHz ultra-wideband system.SoC conference,2007 IEEE international,2007(9):26-29.
[4] VAN Langevelde R,KLAASSEN F M.Accurate drain conductmce modeling for distortion analysis in MOSFETs.Tn:
Proceedings of TEEE TEDM 1997.313316.
[5] 余志平,周潤德.CMOS射頻集成電路設計.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