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可編程邏輯 > 設計應用 > 可編程Viterbi譯碼器設計與實現(xiàn)
可編程Viterbi譯碼器設計與實現(xiàn)
來源:電子技術應用2014年第3期
段高攀,杜慧敏,韓俊剛,唐凱林
(西安郵電大學 電子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710121)
摘要: 卷積編碼作為一種優(yōu)秀的信道編碼方式,已被廣泛應用在衛(wèi)星通信和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在它所對應的譯碼方式中,Viterbi譯碼性能較優(yōu)。Viterbi譯碼是一種最大似然譯碼算法,不僅譯碼速度快,而且其硬件實現(xiàn)簡單。提出了一種專用指令集處理器架構,能夠支持多種約束長度的Viterbi譯碼,為通信系統(tǒng)在信道編解碼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設計了專用的處理器架構,并對(2,1,7)格式的編碼進行了ASIC實現(xiàn),對兩種設計的性能進行了對比,可編程Viterbi譯碼器的最大工作頻率為123 MHz。
中圖分類號: TN4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258-7998(2014)03-0029-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programmable Viterbi decoder
Duan Gaopan,Du Huimin,Han Jungang,Tang Kailin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121,China
Abstract: As an excellent way of channel coding, convolution encoding is used in th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contrast to other decoding method, the performance of Viterbi decoding is better. It is a kind of maximum likelihood decoding algorithm, whose decode performance is good and fast, with simple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circuit. This paper proposes a specific instruction set processor architecture,is able to support multiple constraint length of Viterbi decoding, has made the beneficial attempt for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erms of channel transmission. The dedicated processor architecture is designed and the coding of(2,1,7) format is implemented by ASIC.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design,the maximum working frequency of the programmable Viterbi decoder is 123 MHz.
Key words : channel coding;convolution code;Viterbi; programmable;dedicated processer

    隨著電子通信技術的發(fā)展,電子通信產品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產品,電子通信產品的產量有了巨大的提升,同時電子通信質量也有了相應的提升,信道編譯碼是影響通信系統(tǒng)傳輸質量的直接因素。在信道編碼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卷積碼編碼[1],而卷積碼的最佳譯碼方式是Viterbi譯碼[2]。近年來,卷積編碼和Viterbi譯碼技術已經(jīng)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不論是譯碼算法還是實現(xiàn)架構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算法中間的各個功能單元也得到了改進,研究性的論文也層出不窮。雖然實現(xiàn)方法很多,但是僅能滿足一種或兩種通信標準,靈活性較差。如(2,1,9)格式的Viterbi譯碼器,只能滿足約束長度為9的信息序列。
    為滿足不同類型通信標準及傳輸速度的要求,設計一種能夠滿足多種標準的Viterbi譯碼器十分必要。從本質上看,Viterbi譯碼器完成的操作無非是分支度量計算、加比選、回溯,存在著很多的共性。在追求滿意解而非完美解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設計一種在相似通信標準下的“專用”體系結構。采取這種折衷的方法,不但可以避免通用體系架構設計出來的譯碼芯片在性能及成本上的尷尬,還可以具有一定的重用性。本文的研究重點在于實現(xiàn)可編程Viterbi譯碼器,制定系統(tǒng)架構并完成各模塊的設計。
1 Viterbi譯碼器設計
    Viterbi譯碼器主要由分支度量計算模塊(即路徑度量模塊,BMG單元)、加比選單元(ACS單元)、路徑度量存儲管理單元(MMU單元)、路徑回溯單元(TB單元)和幸存路徑存儲管理單元(SMU單元)五部分組成。Viterbi譯碼器整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2中,編碼器與數(shù)據(jù)發(fā)送端使用的編碼格式相同,此處編碼器的功能是對每個狀態(tài)進行編碼,然后與輸入的信息進行比較,求出其分支度量,即求其每個狀態(tài)的期望值。距離計算單元主要用來計算輸入待譯碼單元與狀態(tài)編碼之間的差異,并將這些差異送往對應的加比選單元。
1.2 加比選單元
    加比選單元[4-5]作為Viterbi譯碼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將分支度量單元(BMU)送來的分支度量與路徑度量單元(PMU)中的路徑度量值進行累加,并且對每個分支的路徑度量值進行比較,挑選出較小的一個將其存入PMU,并且標識出該最小值來源于哪個分支(0分支還是1分支),即所謂的幸存比特,將其存到SMU中。在每次選擇出最小路徑度量時,將其存儲起來,到下一個狀態(tài)選出最小路徑度量時,將二者進行比較,存儲較小的一個及其狀態(tài)。當達到回溯深度時,將最小狀態(tài)送給TBU單元進行回溯。
1.3 路徑度量存儲管理單元
    路徑存儲單元[6]PMU主要負責Viterbi譯碼過程中路徑度量的存儲管理,在每個處理時鐘,向加比選單元提供所需的路徑度量值,在加比選運算結束之后將新的路徑度量存儲。整個PMU的結構框圖如3所示。


    Interface_P_S主要用在鏈接PMU與ACS單元的接口部分,用來將加比選單元送過來的4路并行路徑度量值轉換成串行信息后依次存入PMU_RAM;Interface_S_P也是PMU與ACS單元的接口部分,它與前者的作用剛好相反,它是將PMU中取來的4路路徑度量信息轉換成4路并行的路徑度量值,然后送入到ACSU進行運算。
1.4 幸存路徑度量存儲管理單元
    幸存路徑存儲單元[7-10](SMU)用來存儲每一輪ACS單元產生的幸存比特信息。當達到譯碼深度時,再將其傳遞給回溯單元進行譯碼。在硬件電路設計中,如果得到所有信息的幸存比特信息之后再進行譯碼,必將產生較大的延遲。即使不考慮延遲,存儲大量的比特信息對存儲的要求也是無限大的,因此需存儲回溯譯碼深度范圍內的幸存信息,當達到譯碼深度之后,將其取出立即進行譯碼,從而可以大大地節(jié)省硬件資源。SMU的設計電路圖如4所示。

    SMU_interface的主要作用是將每個處理周期的4個ACS單元的處理結果暫存起來,當所有狀態(tài)處理完成之后,將data_in值傳送給SMU_RAM 。SMU_RAM用來存儲之前處理所得到的幸存比特信息。SMU_Control 用來控制對SMU_RAM的讀寫控制,當碼元輸入的所有狀態(tài)(由state_page控制)都處理完成時,將data_in輸入到SMU_RAM,當達到譯碼深度(由decode_page控制)時,將SMU_RAM中的數(shù)據(jù)輸出到回溯單元。因為SMU_RAM中數(shù)據(jù)的存儲是按照處理decode_page的順序進行的,因此讀地址必須使用一個減法計數(shù)器來實現(xiàn),初始值設置為回溯譯碼深度。
1.5 回溯單元
    回溯單元[11](TBU)也是Viterbi譯碼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對SMU_RAM中的幸存信息進行回溯并產生譯碼信息?;厮輪卧慕Y構框圖如圖5 所示。

    當達到回溯譯碼深度,且當前所處理的所有狀態(tài)的度量計算結束之后,TBU開始工作,將Start信號設置為1,通過選擇器MUX將加比選單元計算得出的最小狀態(tài)Low_state通過寄存器REG作為當前狀態(tài)送給幸存比特產生模塊S_BIT_GEN和次態(tài)產生模塊NS_GEN進行處理,其后Start信號一直為低,直到下次到達譯碼深度再將其置為1。因此,其余時刻選擇器輸出端一直連接NS_GEN送來的次狀態(tài)Next_State,將其暫存在REG中作為當前狀態(tài)。在模塊S_BIT_GEN中可以求出現(xiàn)態(tài)的幸存比特S_bit=DATA_SMU[Current_state]。由蝶形運算過程可以分析得出,根據(jù)當前狀態(tài)的幸存比特可以在NS_GEN模塊中反推出現(xiàn)態(tài)的上一個狀態(tài),也就是次態(tài)Next_State。有了現(xiàn)態(tài)和現(xiàn)態(tài)的幸存比特信息,就可以知道這個現(xiàn)態(tài)是由上一輪ACS運算的哪個狀態(tài)轉移而來的。因此,可以根據(jù)Viterbi譯碼算法依次找到每一個時刻的最小狀態(tài)。NS_GEN可由當前狀態(tài)產生正確的譯碼輸出。
2 性能比對
    為了能夠科學地比較兩種Viterbi譯碼器實現(xiàn)方法的性能優(yōu)劣,兩種設計均采用了卷積編碼格式(2,1,7),并且設計和實現(xiàn)均采用Xilinx公司的ISE工具,FPGA工具均采用Virtex4,對兩種設計電路進行綜合。
    經(jīng)FPGA綜合結果表明,ASIC實現(xiàn)的Viterbi譯碼器的最大頻率大于可編程Viterbi譯碼器的最大頻率,具體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根據(jù)Viterbi譯碼器兩種實現(xiàn)方式的性能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ASIC實現(xiàn)的Viterbi譯碼器速度較優(yōu),比可編程Viterbi譯碼器的最大工作頻率高出30 MHz,而且使用的資源相對較少,在同一時鐘工作頻率下,兩種譯碼器的吞吐量基本相等,但是,采用可編程方式實現(xiàn)的Viterbi譯碼靈活性較大,可以滿足多種方式卷積編碼的譯碼。因此,可以根據(jù)實際應用合理選擇譯碼器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陶杰,王欣,張?zhí)燧x.基于VHDL語言的卷積碼和Viterbi譯碼的實現(xiàn)[J].微型機與應用,2012,31(16):3-5.
[2] 王新梅,肖國鎮(zhèn).糾錯碼——原理與方法[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學出版,2001.
[3] FORNEY J G D.The Viterbi Algorithm[J].Proceedings of the IEEE,1973,61(3):268-278.
[4] 周炯槃,龐沁華.通信原理[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2.
[5] FETTWEIS G,MEYR H.Parallel Viterbi algorithm implementation:Breaking the ACS-bottleneck[J].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1989,37(8):785-790.
[6] RADER C.Memory management in a Viterbi decoder[J].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1981,29(9):1399-1401.
[7] 付永慶,孫曉巖,李福昌.實現(xiàn)Viterbi譯碼器幸存路徑存儲及譯碼輸出的一種新方法[J].應用科技,2003,30(3):25-26.
[8] FEYGIN G,GULAK P.Architectural tradeoffs for survivorsequence memory management in Viterbi decoders[J].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1993,41(3):425-429.
[9] BLACK P J,MENG T H Y.Hybrid survivor path architec tures for Viterbi decoders[C].Acoustics,Speech,and Signal Processing,ICASSP-93,199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1993,1:433-436.
[10] TRABER M.A low power survivor memory unit for sequential Viterbi-decoders[C].Circuits and Systems,ISCAS 2001,2001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2001,4:214-217.
[11] BAEK J G,YOON S H,CHONG J W.Memory efficient pipelined Viterbi decoder with look-ahead trace back[C].Electronics,Circuits and Systems,ICECS 2001,the 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2001,2:769-772.

此內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