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shù)應(yīng)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shè)計應(yīng)用 > 一種基于子孔徑SAR的地面運動目標檢測方法
一種基于子孔徑SAR的地面運動目標檢測方法
2015年微型機與應(yīng)用第20期
王金峰,鄧海濤
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88
摘要: 針對UHF波段運動目標檢測中信號弱、雜波展寬嚴重等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子孔徑SAR技術(shù)的雜波抑制方法。首先通過SAR成像實現(xiàn)運動目標的粗聚焦,再通過距離-方位拓展局部STAP實現(xiàn)雜波抑制,避免了運動目標越距離單元和方位散焦帶來的信號損失。最后,通過仿真結(jié)果驗證了算法的有效性。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針對UHF波段運動目標檢測中信號弱、雜波展寬嚴重等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子孔徑SAR技術(shù)的雜波抑制方法。首先通過SAR成像實現(xiàn)運動目標的粗聚焦,再通過距離-方位拓展局部STAP實現(xiàn)雜波抑制,避免了運動目標越距離單元和方位散焦帶來的信號損失。最后,通過仿真結(jié)果驗證了算法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地面運動目標指示;空時自適應(yīng)處理;子孔經(jīng);雜波抑制;

0 引言

  具有同時獲得靜止目標成像和運動目標指示的多通道SAR/GMTI系統(tǒng)受到了各軍事強國的青睞[1-5]。相對于高波段(C/X/Ku等)SAR/GMTI系統(tǒng),低頻段(UHF)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可穿透植被探測目標,是全透明偵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葉簇等植被的穿透衰減使得隱蔽目標的回波強度非常弱,同時受天線尺寸的限制波束角非常寬,從而使得回波中雜波強度大,且雜波的多普勒譜展寬嚴重,直接采用常規(guī)的運動目標檢測方法難以獲得足夠的信雜噪比改善。

  長相干STAP方法[1-4]將傳統(tǒng)的空間—方位慢時間二維STAP在距離快時間維進行擴展,具有處理越距離單元徙動的能力,從而利用更多的脈沖進行相干處理,提高輸入信號質(zhì)量,實現(xiàn)慢速運動目標的檢測。但直接應(yīng)用的計算量和協(xié)方差矩陣估計所需的樣本數(shù)都難以滿足研究要求,需要進行降維處理。

  本文提出一種基于子孔徑SAR的長相干STAP算法,該算法首先通過子孔徑SAR成像實現(xiàn)運動目標的粗聚焦,將在快時間-慢時間維分散的運動目標信號凝聚,提高運動目標的信號質(zhì)量,再對粗聚焦的像素進行方位和時間聯(lián)合,進而利用多通道空間信息實現(xiàn)UHF波段的運動目標檢測。

1運動目標子孔徑成像

  根據(jù)SAR成像原理,當成像的參數(shù)選擇與運動目標參數(shù)匹配時可以實現(xiàn)運動目標的聚焦成像[4]。然而,在實際的應(yīng)用中同時存在多個不同速度的運動目標,不可能同時獲得各個速度目標的完美聚焦。另一方面,在UHF波段的SAR/GMTI中,由于受到植被等遮蔽體的電磁波衰減影響,目標信號衰減嚴重,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相干積累來獲得足夠的信號質(zhì)量。因此,在UHF波段的運動目標檢測中,子孔徑長度一般取的較長。此時,目標運動引入的運動誤差將積累,直接采用SAR成像方法將出現(xiàn)一定的散焦。以表1所列的系統(tǒng)參數(shù)進行仿真,對不同速度的運動目標進行子孔徑(2048脈沖)SAR成像,成像結(jié)果如圖1所示。

Image 001.png

  由子孔徑成像結(jié)果可見,由于子孔徑時間較短,低速的運動目標可以實現(xiàn)較好的聚焦成像;速度較高的運動目標出現(xiàn)了越距離單元的距離校正殘余量,但遠距離單元的徙動量較小,主要集中在鄰近的距離單元。另一方面,運動目標的方位向運動速度分量,使得運動目標在方位向也出現(xiàn)一定的散焦,但同樣地主要集中在鄰近的幾個方位單元內(nèi)。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當運動目標的速度較低時可以實現(xiàn)運動目標的子孔徑聚焦,此時可通過對同一位置的單一分辨單元建立多通道觀測模型,并通過空時處理實現(xiàn)雜波的抑制;當運動目標的速度較高時,運動目標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相鄰的幾個分辨單元內(nèi),對單一分辨單元建立多通道觀測模型,不能包含全部的運動目標信息。因此,本文將單一分辨單元模型在方位向和距離向進行擴展,建立聯(lián)合分辨單元的STAP模型。

2 局部STAP建模

  局部STAP的信號樣本示意圖如圖2所示。

Image 002.png

  將N個通道、M個方位單元、L個距離單元的多通道子孔徑SAR成像數(shù)據(jù)排列成N×M×L維的列向量:

  Z(i,j)=[ZT(i1,j1)…ZT(im,j1)…ZT(iM,jl),…ZT(i1,jl)…ZT(im,jl)…ZT(iM,jl),…ZT(i1,jL)…ZT(im,jL)…ZT(iM,jL)]T(1)

  其中,ZT(im,jl)代表成像位置(im,jl)處的N維列矢量:

  ZT(im,il)=[z1(im,il),z2(im,il),…,zN(im,il)]T(2)

  對觀測矢量Z(i,j)建立假設(shè)檢驗:

  Z(i,j)=bS(i,j)+C(i,j)+Q(i,j)  H1假設(shè)C(i,j)+Q(i,j)          H0假設(shè)(3)

  其中,b為運動目標的幅度,C為雜波信號,Q為噪聲信號,S為運動目標信號的導(dǎo)向矢量:

  S(i,j)=[ST(i1,j1),ST(im,jl),…,ST(im,jL)]T(4)

  HZ4E)~8]$YSJ[9N`1%061)N.png

  那么,滿足輸出信雜噪比最高準則的最優(yōu)權(quán)系數(shù)Wopt(i,j)可表示為:

  }SG_EI8IT~T6G8S~E9I_U@0.png

  其中CUT3A83$XLN%24CD3Z)IWVT.png代表H0假設(shè)下觀測樣本的協(xié)方差矩陣,即觀測樣本中雜波和噪聲的協(xié)方差矩陣,)4[L}$H17LQBRN8AJ[9KH(C.png為恒虛警常數(shù)。

6RXXL6{3%N$(8($KH{H6$_O.png

  那么,雜波抑制后的輸出可表示為:

 ZT6M[$G2W74(2AIK~{O)L~8.png

  將輸出檢測統(tǒng)計量的絕對值與檢測門限進行比較,即可判定運動目標是否存在。

3 仿真驗證

  基于系統(tǒng)的天線參數(shù)計算得到天線的收發(fā)方向圖,基于系統(tǒng)的PRF和載機的速度得到每個脈沖的天線方位位置,同時根據(jù)多通道的間隔得到多個通道多脈沖的等效相位位置。雜波場景的仿真通過高斯分布產(chǎn)生,同時通過距離和方位的間隔距離產(chǎn)生場景的散射點分布。由雜波得到原始回波信號后,添加高斯復(fù)噪聲,實現(xiàn)雜噪比因素的仿真。

  由于在UHF系統(tǒng)中多為遮蔽目標的檢測,此時信號受到嚴重的衰減,信號處理的輸入信雜噪比非常低,仿真中通過衰減目標回波信號實現(xiàn)。仿真中采用50 dB的雜噪比,信雜噪比為-57 dB,脈沖點數(shù)為       2 048。運動目標位于天線方向圖的中心,速度分布于-9 m/s~ +9 m/s之間,以3 m/s為間隔。原始回波的距離多普勒如圖3所示。對3通道回波檢測局部STAP模型,并進行雜波抑制后的結(jié)果如圖4所示。從圖4中可見到雜波被有效地抑制,可看到清晰的運動目標的分布。

Image 003.png

4 結(jié)論

  本文在分析了運動目標子孔徑成像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一種適用于UHF波段多通道SAR/GMTI系統(tǒng)慢速運動目標檢測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子孔徑SAR實現(xiàn)運動目標的粗聚焦,降低運動目標的分布范圍,再通過方位-距離維的局部STAP實現(xiàn)雜波的抑制,進而實現(xiàn)UHF波段下運動目標的檢測。通過仿真實驗初步驗證了算法的有效性,下一步將進行實測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算法的進一步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 STEVEN E G. Upper bounds on processing loss for wideband long-CPI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C]. IEEE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Computer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9:251-256.

  [2] 常玉林,周紅,黃曉濤,等.多通道SAR頻率多普勒域?qū)拵чLCPI STAP方法[J].電子學(xué)報,2011,39(6):1245-1252.

  [3] 周紅,黃曉濤,常玉林,等.子帶子孔徑ATI地面運動目標檢測及參數(shù)估計方法[J].電子與信息學(xué)報,2010,32(1):62-68.

  [4] Zhu Shengqi, Liao Guisheng. Ground moving targets imaging algorithm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J]. IEEE Transaction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1, 49(1): 462-477.

  [5] 殷戴乾,田錚.多區(qū)域SAR圖像分割的改進水平集方法[J].微型機與應(yīng)用,2013,32(20):38-41.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