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Uber旗下美食外賣平臺Uber Eats宣布將于今年夏天在加州圣地亞哥開始測試無人機送餐服務。整個項目由公司空中研發(fā)團隊Uber Elevate負責。在年初的測試中,無人機將麥當勞快餐送到最遠半英里的地方。5月份,圣迭戈餐館Juniper & Ivy也加入該項目。
同時,京東的智能配送機器人日前也在北京正式上路,這是全球首次全場景常態(tài)化配送運營!
京東的智能配送機器人正式上路
其實近年,國內外不少公司都在著手研究無人機送貨技術,以國內為例,阿里巴巴、京東、順豐等公司都在積極布局無人機送貨業(yè)務,不過對于中國的無人機送貨發(fā)展進程我們可能會有更真切的感受,那就是推廣普及困難。
究竟是無人機送貨本身存在問題,還是實踐的過程中存在問題?
勢頭火熱 國內外全面布局
在國外,2013年,亞馬遜CEO貝索斯就透露了其無人機配送包裹計劃Prime Air,目標是用無人機送貨的方式覆蓋亞馬遜80%左右的訂單,讓用戶在下單后的半小時之內就收到貨。隨著其獲得FAA批準,亞馬遜在指定區(qū)域的上空建立了一種懸浮倉,利用無人機實現(xiàn)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此外,美國的百年老店UPS、德國的速遞公司DHL、以色列無人機創(chuàng)業(yè)公司Flytrex Sky 等都已經開始實行無人機配送模式。
國外無人機配送的勢頭火熱,中國的一眾企業(yè)自然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
順豐早在2012年就提出過物流無人機的概念,計劃通過“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的空運鏈條,將36小時通達全國的物流網絡變?yōu)楝F(xiàn)實,這個計劃中也包括地形復雜的偏遠地區(qū)。2017年,物流無人機示范運行區(qū)的空域申請得到批復,并于同年7月宣布在成都建立大型物流無人機總部基地,成為中國首個正式落地的無人機支線物流運輸項目。
與順豐相比,京東和阿里巴巴的起步稍晚,不過發(fā)展的速度依然很快。2015年京東無人機項目得以正式立項,阿里巴巴也開始了首次無人機配送嘗試。2017年,京東在西安和宿遷完成了無人機常態(tài)化配送運營,甚至率先拿到了中國首張全省范圍的無人機空域批文。而阿里巴巴則先后推出了配送機器人小G和智能打包機器人“曹操”。
幾家公司是中國無人機配送領域比較典型的代表,隨著技術的成熟與市場的需求,無人機配送會在未來的物流領域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無人機配送的優(yōu)點頗多,可以更為及時地完成貨物的投遞,還能有效節(jié)省各種資源,而且像是藥品、急救品、食物這類都可以迅速投遞,在此過程中無需擔心交通等意外狀況。
無人機送貨 必成未來趨勢
可以說,無人機配送會是未來快遞行業(yè)革新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在白宮曾發(fā)布的《人工智能、自動化與經濟》報告中也提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加速發(fā)展,使得一些原本需要人力的任務變成了自動化任務,這種變化將會給個人、經濟、社會打開新機遇,但也會顛覆人們當下的生活。無人機配送顯然也在報告所討論的自動化的行列之中,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一定會成為未來世界中的趨勢。
而對于實際情況來說,哪個企業(yè)先在無人機物流方面投入精力并不是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拿到批文、牌照才能算真正成功。不過在中國的市場中,無人機配送依然是敏感的項目,要面臨市場環(huán)境、企業(yè)狀況等各種變量因素,所以實踐起來并不容易。
事實似乎也印證了這種不容易,雖然各家企業(yè)對無人機配送的研究和宣傳都十分上心,但我們至今還沒有看到這種技術的普及。
直面困難 未來可能“滲透式發(fā)展”
去年,中國網絡零售額超過9萬億元,并且已是連續(xù)6年蟬聯(lián)全球第一。隨著網絡零售的發(fā)展,中國的物流業(yè)也被帶動。2017年上半年,中國就已步入單日快遞億件的行列,到去年雙十一,全國的快遞企業(yè)處理快件的總數(shù)高達18.82億件。
在物流需求日益強烈的中國市場,倉儲機器人、自動駕駛、無人機送貨等新技術也隨之發(fā)展。但是在無人機送貨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著各種各樣的阻礙,這些阻礙使得注定成為趨勢的無人機送貨的普及之路變得緩慢。
首先是成本問題。以京東在宿遷進行的無人機常態(tài)化配送運營為例,四架無人機,一個標準的無人機系統(tǒng)將花費大約15萬元,每個電池有4套電池和10套備用電池,每套電池的價格約為3萬元,使用壽命為5到6年,每次航班電池損耗的成本大約是20元,要高出城市快遞公司遞送成本的幾倍。
同時無人機在配送時,對于包裹的體積、重量和目的地等使用場景都有一定的限制;且抗風雨能力有限,容易受惡劣天氣的影響,這也注定了目前的物流無人機無法快速實現(xiàn)商業(yè)用途。
此外,在中國無人機如何得到更多的飛行許可也是一大難題。小型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只有100米,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它們不能飛越城市的主要道路,居民區(qū)和高層區(qū)域,許多限制已經縮小了分配范圍,空中領域在短期內不可能大面積開放,無人機送貨生意自然也就無法形成規(guī)模。
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方面的問題。現(xiàn)在就是外賣小哥騎的電動車都可能因為安全問題被禁,更別說技術還未完全成熟的無人機了。況且現(xiàn)在智能避障技術也不那么成熟,而且在天上出了事故要比在地上出了事故麻煩的多。
退一步講,即使現(xiàn)在允許無人機送貨的方式普及,也會在運送途中遇到問題,比如被人用暴力或技術的手段截獲里面的貨物,或者是無人機自己飛行失誤貨物落下也都是有可能的,誰也不能保證這些問題會引發(fā)怎樣的后果。
由此可見,無人機送貨想要普及條件還遠未成熟,也是因此才容易出現(xiàn)“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無人機送貨一定是趨勢,但它并不會一蹴而就取代傳統(tǒng)的配送方式。
不過無人機送貨的方式對于一些特定的情況還是大有用處的。例如弗吉尼亞州威斯縣的一個偏遠地區(qū)的鄉(xiāng)村診所,其藥品庫存常常不足,如果遇到惡劣天氣,藥品就更難運進去,患者也就要等待更長的時間。這一問題后來在無人機送貨的方式下得以解決,成為了美國政府正式批準的第一起無人機送貨業(yè)務,也是無人機送貨發(fā)展過程中的標志性事件。
這也可以給中國無人機送貨方式的發(fā)展帶來一些啟示。在一些偏遠地區(qū),地面交通環(huán)境惡劣,物資難以到達,而利用無人機提供一些必需的物品是一個解決之法。
現(xiàn)在DHL、Matternet 等公司已經開始了無人機送藥服務。先后在海地、巴布亞新幾內亞、不丹、德國西北部等交通不發(fā)達地區(qū)進行了無人機快遞藥品實驗,而且取得了成功。對于中國的快遞業(yè)來說,無人機送貨也能填補現(xiàn)有的配送方式所不能至的空白。
其實無人機送貨未來一定是龐大的市場,只不過它不會徹底取代現(xiàn)有的快遞方式,更可能的是像國外一樣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企業(yè)深耕這一領域也是一種上進的表現(xiàn),但不應該過分宣傳將其作為噱頭,否則宣傳做的再好,后續(xù)跟不上,消費者也不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