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yè)界動態(tài) > OPPO小米共同入股第三家半導體公司——MLCC企業(yè)微容科技

OPPO小米共同入股第三家半導體公司——MLCC企業(yè)微容科技

2021-02-25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關鍵詞: OPPO 小米 MLCC

  2月19日,廣東微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容科技)發(fā)生工商變更,新增湖北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這是繼去年底獲得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后,微容科技獲得的新一輪產業(yè)投資。

  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顯示,2月19日,廣東微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容科技)發(fā)生工商變更,新增湖北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這是繼去年底獲得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后,微容科技獲得的新一輪產業(yè)投資。

微信圖片_20210225142939.jpg

  同時,微容科技注冊資本由11611萬元變更到12661萬元。

  企查查顯示,小米長江產業(yè)基金認繳出資額為500萬元,持股比例為3.9491%。

微信圖片_20210225142941.jpg

  值得一提的是,在稍早前的1月19日,微容科技發(fā)生工商變更,新增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等股東,OPPO認繳出資額為1111萬元,持股比例為8.775%,是該公司第三大股東。

微信圖片_20210225142943.jpg

  小米和OPPO除了共同看好微容科技以外,共同投資的半導體廠商還有長晶科技、南芯半導體。資料顯示,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為阮晨杰,經營范圍包含:從事半導體科技、計算機科技、電子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fā)、集成電路、通訊產品及輔助設備的銷售等。

  南芯半導體為電源管理芯片解決方案供貨商,以升降壓電源管理(Buck-Boost)技術為核心,推出了中國首顆全系列升降壓電池電源解決方案。目前,南芯的芯片已經進入小米、華為、OPPO等知名廠商供應鏈。

  相關閱讀:《小米OPPO入股同一家半導體公司,長晶科技什么來頭?》

  公開資料顯示,微容科技是一家高端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hip capacitor, MLCC)制造企業(yè),成立于 2017 年 9 月,法定代表人為黃衛(wèi)鋼,經營范圍包含電子組件、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的技術開發(fā)、技術服務等。

微信圖片_20210225142946.jpg

  據悉,微容科技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陳偉榮先生,是康佳集團1994年到2000年的集團總裁。從2001年起,陳先生離開康佳,進入電子元器件行業(yè),并聯合國內頂尖的MLCC專家,在MLCC行業(yè)耕耘近20年,帶領出了一支專業(yè)成熟的MLCC技術研發(fā)及運營管理團隊。

微信圖片_20210225142950.jpg

  微容科技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陳偉榮先生(圖自企業(yè)宣傳片)

  2017年,微容投資6億元在廣東省云浮市羅定市新建了MLCC工業(yè)園,微容工業(yè)園設計了半導體等級的凈化車間,并且使用行業(yè)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定位做行業(yè)內質量和技術水平最高的MLCC產品。

  中國廠商近年來在中低端MLCC市場份額已經有了較快的提升,但高端MLCC產品的本土供應仍然未見明顯增長。而隨著電子整機向小型化、大容量化、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方向發(fā)展,汽車向電動化、智能化的轉型升級,MLCC產品的高端市場和車用市場的增長速度遠高于中低端市場。因此,本土廠商也開始張開雙臂,準備迎接高端MLCC市場機遇。

  據悉,微容科技成立時,就充分了解到國內高端MLCC市場的空白狀態(tài),也詳細調研了高端MLCC制造需要的條件,在工廠建設時把工廠環(huán)境、設備都布局在高端系列,為高端系列產品的制造,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目前,微容科技的制造工廠一期已經投入生產,月產能達250億顆。以產能計算是國內最大的MLCC廠商。另據媒體報道,微容科技二期投資20億元,2022年開始建設,新增2500億片年產能。三期投資規(guī)劃70億元,2025年開始建設,總產能將達到1500億片每月。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