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設計應用 > 公共數據信托模式構造:特征識別、他山之石與中國鏡鑒
公共數據信托模式構造:特征識別、他山之石與中國鏡鑒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
張林軒
安徽大學法學院
摘要: 公共數據信托具有平衡數據安全與價值分配的折中式法律結構,是賦能數字經濟集成法律、技術、政策、資本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引擎。英國“第三方數據信托”模式在數據信托標的、衡平法系信義關系以及權利救濟等方面的經驗,對我國探索公共數據信托和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具有重要參考?;诖耍岢隼宥ü矓祿磐袠说姆秶?、嚴密設計信托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提升公共數據信托治理效能、完善公共數據信托監(jiān)管機制等舉措,以期推動我國公共數據信托的本土化建構,并為地方政府更加高效有序地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DOI:10.19358/j.issn.2097-1788.2024.11.014引用格式:張林軒.公共數據信托模式構造:特征識別、他山之石與中國鏡鑒[J].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2024,43(11):85-91,115.
The legal structure of public data trusts: feature recognition, experiences for reference and China′s enlightenments
Zhang Linxuan
School of Law,Anhui University
Abstract: Public data trust has a folded legal structure that balances data security and value distribution, and is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ngine that empowers the digital economy to integrate law, technology, policy, and capital. The experience of the UK′s "third-party data trust" model in terms of data trust subject matter, equitable legal trust relationships, and rights remedies is of great reference for China′s exploration of public data trusts and public data authorization operations. Based on this,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define the scope of public data trust objects, rigorously design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ust subjects, enhance the governance efficiency of public data trusts, and improv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public data trus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c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data trusts in China and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carry out public data authorization operations more efficiently and orderly.
Key words : public data trust; data trustee; trust subject matter; fiduciary duty

引言

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區(qū)塊鏈、云計算、物聯網等數字科技與經濟發(fā)展深度融合,實現生產要素的價值涌流和產業(yè)發(fā)展的轉型升級。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突破了傳統(tǒng)生產要素的固有屬性,對于推動經濟發(fā)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與動力變革具有重要意義。構建數據治理規(guī)則體系,是適配新質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更是以數字法治推進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肯綮所在[1]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fā)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將數據分為公共數據、企業(yè)數據、個人數據三類,提出建立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三權分置”的產權運行機制,分別對應數據持有者、數據處理者和數據運營者。2023年12月,財政部頒布《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多方共建”的數據資產治理模式,明確市場、政府、生態(tài)各方不同主體在數據資產治理中的關系,探索構建公共數據資產應用機制。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明確要構建全國統(tǒng)一大市場,包括構建全國一體化技術和數據市場,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市場制度和規(guī)則。在數據要素資源體系中,公共數據由于其體量龐大、牽涉面廣、戰(zhàn)略價值高,成為數據治理的重要規(guī)制對象。公共數據流通利用的核心理念是“開放”,公共數據安全保障的核心理念是“安全”,進而引發(fā)了數據隱私保護與公共數據流通利用之間的抵牾 [2]。與高度的戰(zhàn)略價值相伴生,公共數據安全風險構成了總體國家安全觀下政府所不容忽視的治理維度[3]。因此,構建兼具數據權利保護與促進公共數據流通利用的治理方案是當下數字法治的實踐訴求。

在釋放數據要素潛能、促進和保障數據要素市場健康有序發(fā)展的過程中,數據信托作為一種基于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原則設計的法律結構模式,近年來在全球數字治理領域受到廣泛關注。對于如何借助數據信托理論創(chuàng)新我國公共數據治理機制,部分研究者對此進行了相關研討。第一,公共數據信托的運行機制設計。翟志勇[4]主張分行業(yè)分領域針對不同的公共數據設立不同類型的公共數據信托,這一觀點雖強調了公共數據信托類型化的重要性,卻可能因缺乏統(tǒng)一的制度框架和運行邏輯而導致各類數據信托之間的協(xié)調性不足,進而影響整體效能。李智等[5]主張引入第三方機構作為數據信托受托人能夠在數據關系中建構起新的平衡,這也是我國在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方面探索的重點方向。辛苑[6]以公共數據的持有權為標的設立公共數據信托,引入數據運營商的受托人管理模式,但是否能有效整合不同層次數據運營商的利益沖突尚需進一步探討。第二,公共數據信托的法律銜接設計。蔡麗楠[7]提出可以采取修改既有法律以及出臺司法解釋等方式更新傳統(tǒng)信托理論,使之更加契合數字時代對數據權利保護的根本目的。任江等[8]主張盡快出臺國家層面的《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條例》,將信托理論嵌入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之中,以彌補法律供給的不足。但囿于數據信托理論在國內引入時間較短、實踐程度有限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學界對公共數據信托的法律構造尚未形成體系成熟的理論大廈。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

http://theprogrammingfactory.com/resource/share/2000006234


作者信息:

張林軒

(安徽大學法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