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qū)供電
所屬分類:技術論文
上傳者:serena
標簽: 供電 直流發(fā)電機 礦井配電
所需積分:1分積分不夠怎么辦?
文檔介紹: 淮南煤礦區(qū)地跨淮河兩岸,轄有大通、田家庵、謝家集、八公山、潘集5個行政區(qū),人口106.30萬,是國家大型煤炭生產基地之一。淮南供電始于民國19年(1930年)4月,當時僅有1臺7.5千瓦直流發(fā)電機發(fā)電,供九龍崗礦場地面照明。民國25年,九龍崗東西兩礦,有1路1.70公里的2.3千伏送電線相聯(lián),各裝1臺10千伏安變壓器。民國27年后,日本侵略軍占領淮南,在大通、九龍崗兩區(qū)建礦采煤,掠奪煤炭資源,民國32年,建成下窯(田家庵)發(fā)電所,架設經大通至九龍崗22千伏同桿(鐵塔)雙固路輸電線,和大通、九龍崗2個變電所,以3.3千伏向礦井配電。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民國36年4月,淮南路礦公司架設田家庵至八公山22千伏輸電線。至此22千伏線路全長37.10公里,變電所4個,降壓變壓器11臺,總容量7500千伏安。民國37年售電量1189.60萬千瓦·時,主要供煤礦用電。建國后,先后對謝一、謝二、謝三礦和李咀孜礦進行勘探建井。1954年,原22千伏線路和變電所升壓為35千伏供電。1958年起以110千伏電壓供電。至1972年,發(fā)展成為工商業(yè)區(qū)和政治文化中心的東部地區(qū),也升壓為110千伏供電。1975年淮河北岸潘集礦區(qū)開始建設,負荷中心北移,由田家庵電廠出線跨越淮河至潘集礦區(qū)的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同時投運。1978~1982年間,淮南礦區(qū)又先后建成田家庵電廠經西山變電所至淮河北岸蘆集變電所的220千伏系統(tǒng)。1985年,田家庵、洛河電廠裝機總容量達90.10萬千瓦,市內供電網相應加強,全礦區(qū)已形成主要由田家庵電廠110千伏母線和220千伏西山變電所、蘆集變電所3點分片供電,以220千伏和110千伏高壓配電網聯(lián)合供電的格局。同時,一些大型廠礦都有自備35千伏及以上變電所,并向附近中小企業(yè)轉供電,形成東部田家庵、大通兩區(qū),中部望峰崗地區(qū),西部謝集、八公山兩區(qū),淮河北岸潘集區(qū)組成的4個公用中低壓配電網絡。1985年,全市最高負荷19.55萬千瓦,供電量16億多千瓦·時。其中,煤炭工業(yè)最高負荷9.34萬千瓦,用電量4.99億千瓦·時,占全市用電量的三分之一。
現(xiàn)在下載
VIP會員,AET專家下載不扣分;重復下載不扣分,本人上傳資源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