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小米宣布了與美圖的合作,將美圖手機品牌和相關(guān)影像技術(shù)收入囊中。當不少人都以為這事就要不了了之的時候,最近小米手機正式宣布了全新的手機系列——小米CC系列,這個新系列是由小米與美圖聯(lián)合打造,代號“小王子”和“小仙女”,從名字也能看出,新系列CC主打的是年輕用戶。
比不過話說回來,由于小米手機一直以性價比為主要賣點,所以主要用戶還是以男性為主,雖然小米也一直想拓展女性用戶市場,但奈何自身一直被貼著“發(fā)燒友”“性價比”等男性標簽,所以一直在女性市場舉步維艱。為了突破這一困局,小米也逐漸開始注重手機自拍美顏等功能,同時也陸續(xù)請了徐一帆、王源作為形象代言人,企圖扭轉(zhuǎn)女性用戶中小米的形象。
而與之相反的是,美圖則一直專注于女性用戶,在美顏算法和影像專利方面也有著不少積累,在女性用戶中擁有著一定的用戶基礎(chǔ),所以小米與美圖聯(lián)合打造CC系列更像是小米向女性市場進軍的一次嘗試,但是否能如愿達到效果,還有待市場的檢驗。
與此同時,雷軍也在微博上公布了全新的小米產(chǎn)品線布局:小米數(shù)字系列、小米MIX系列、小米CC系列,以小米和 Redmi 為品牌區(qū)分,各自專注于新零售市場和電商市場。自此小米的手機產(chǎn)品線已完成初步梳理。不過這也意味著,小米Note系列,小米Max系列、小米play系列似乎已經(jīng)被放棄了。
作為小米最早沖擊高端市場的智能手機系列,伴隨著國內(nèi)高端手機市場的崛起,小米Note系列自誕生起就被予以厚望,但小米Note一代卻生不逢時的遇到了一代“神U”——驍龍810,這個處理器有多“強悍”呢,那就是基本上用過這個處理器的手機大部分都涼了,而涼的原因卻是驍龍810太熱了,真正上演了“為發(fā)燒而生”。
一代不行自然2代要給力一些,于是小米note 2發(fā)布了,還請來了梁朝偉做形象代言人,,并采用了“一面科技,一面藝術(shù)”的廣告語,看起來逼格十足,然后小米一向擅長的“自己打自己”上演了,在note 2發(fā)布后不久,小米MIX一代發(fā)布,在小米MIX的熱浪之下,小米Note 2被拍死了,不過死在全面屏的開山鼻祖手上也不算虧。
而小米Note 3時,小米的Note系列已經(jīng)不在沖擊高端市場了,整體配置也都落后同時期的小米6,并且自2017年小米Note 3發(fā)布后,小米Note系列也再也沒有更新過,雖然大家都不說,但小米Note系列無疑已經(jīng)被放棄了。
小米Note系列已經(jīng)夠慘了,而小米Play系列更慘,Note系列好歹還發(fā)了三部手機,Play系列卻僅僅推出了一部,小米Play搭載了聯(lián)發(fā)科P35處理器,4GB+64GB存儲組合,電池容量為2900mAh,整體配置也說明這是一款老人機,最終小米Play系列也就不了了之了。不過考慮到和聯(lián)發(fā)科合作多年的魅族的下場,我認為小米放棄Play系列是個明智之舉。
還有就是小米Max系列了,其實講道理小米Max系列還是不錯的,但由于全面屏?xí)r代的到來,小米Max系列最大的優(yōu)勢——大屏幕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畢竟現(xiàn)在哪還有小屏手機呢?所以小米Max系列的定位就先的有些可有可無,CC系列的推出似乎也標志著Max系列的消失,不過萬事無絕對,Redmi接盤Max系列也不是沒有可能。
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小米新推出的CC系列,毫無疑問,小米CC對標的產(chǎn)品無疑是OPPO Reno系列、vivo X系列、華為nova系列,但我實在想不出小米CC能打的過這三個系列的理由,或者可以這樣說,小米CC系列+小米數(shù)字系列+小米MIX的國內(nèi)銷量都趕不上以上三家一個系列的國內(nèi)銷量,又何談超越呢?
所以就會導(dǎo)致一個尷尬的場景,那就是大魔王打死了戰(zhàn)斗天使,并奪走了小仙女,于是小王子去救小仙女,經(jīng)過千難萬苦,終于打敗了大魔王。對此我也給小米想個破局的好辦法,那就是收購魅族,終究珠海小廠完蛋也只是時間問題了,作為當年一起喝冰闊落的好基友,非常期待雷軍和黃章的二次合作,畢竟MEITU和MEIZU只差一個字母,能收購MEITU,為什么不能收購MEIZU呢?
同時也期待著羅老師也能加入小米,彼時小米形成雷軍+黃章+羅永浩的三巨頭模式,老羅的設(shè)計+黃志的打磨+雷軍的厚道,小米10個季度重回國內(nèi)第一的宣言可就不是說說那么簡單了,顛覆業(yè)界,收購蘋果,改變世界也終將成為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