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德國一個車主駕駛Model 3時,為了設置雨刮器操作中控屏,導致了一起交通事故。事后該車主遭到了當?shù)胤ㄍサ牧P款,并禁駕一個月,原因是在當?shù)兀旭傊惺褂弥锌仄潦沁`法行為。
近年來隨著車內的觸控屏越來越大,集成的功能也越來越多。除了增加了豐富的應用,原先一些風量、溫度、音量調節(jié)按鈕,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這便意味著,開車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去觸控中控屏。
對于此,有人覺得大屏配合語音助手,更符合當代人的交互習慣,用戶體驗更好,而且大屏替代物理按鈕,也讓座艙視覺上更為簡潔。
也有的人說,相較于大屏和語音交互,物理按鍵適合盲操,且沒有屏幕死機等失效的風險,更安全可靠。
車內大屏和物理按鍵的爭議,折射著對車內人機交互方式的不同看法。
仙豆智能曾對227位受眾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結果顯示20.9%的人認為車內不需要物理按鍵,45.5%的人認為需要少量的物理按鍵,剩下28.4%有其他不同的意見。從結果來看,多數(shù)人是希望保留物理按鍵的。
針對這個結果,仙豆智能舉辦了一場公開課,請到了同濟大學人車關系實驗室研究與項目負責人龔在研博士、小米人工智能部設計總監(jiān)劉靜、仙豆智能用戶體驗設計專家于吉良,分享對智能座艙時代人機交互的看法。
龔在研博士認為,短期內,汽車座艙的屏幕會變大變多,但按鈕也不會消失,而是以更加簡單化、集成化、藝術化的方式呈現(xiàn),大屏也將從簡單的點觸到智能推薦進化。
小米人工智能部設計總監(jiān)劉靜表示,屏幕越來越大的背后,需要語音助手智能化的提升。但是現(xiàn)階段智能語音助手,并沒有發(fā)展到能夠和人自如對話的程度,因此現(xiàn)階段,物理按鍵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仙豆智能用戶體驗設計專家于吉良分享,如何化繁為簡,考驗著車機交互和設計能力。例如仙豆打造的“服務即桌面”的產品理念,通過小窗口、多任務、塊觸達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易上手的交互體驗,輕松實現(xiàn)盲操。
“按鈕與大屏之爭,實則是用戶體驗的升級之爭。”仙豆智能用戶體驗設計專家于吉良表示,屏幕取代實體按鈕是大的趨勢,而智能座艙的未來還將屬于數(shù)據(jù)驅動的“無屏交互”。
可以看到,即便當下很多消費者對大屏并不買單,但大屏取消實體按鍵,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這背后是出于怎樣的考慮呢?
有兩個原因,促使大屏打敗了實體按鈕。首先是OTA遠程升級能力,讓汽車具備不斷進化能力,已經成了諸多車企努力的方向。
實體按鈕無法承擔這樣的重擔,除了特斯拉方向盤上的滾輪按鈕之外,其他車型上的實體按鈕,都是在一出生便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并不具備后期實現(xiàn)更多功能的能力。
觸控屏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點,隨著系統(tǒng)的迭代優(yōu)化,屏幕可以承接住任何賦予的新功能,例如增加某項輔助駕駛系統(tǒng)的開關和調整等。
另一個原因是,車上的大屏是萬物互聯(lián)時代,連接數(shù)字世界的窗口,承載了非常多的商業(yè)可能性,將更多的功能控制集成到大屏上,可以增加用戶使用大屏的頻次,對培養(yǎng)用戶習慣而言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即便大屏取代實體按鍵已勢不可擋,但如何設計安全可靠的觸控屏也是車企該好好考慮的問題,否則行駛中操作大屏而發(fā)生交通事故,就對車主的人生安全太不負責了。
一款安全的車機大屏,除了功能齊全,內容豐富外,還應對用戶高頻使用的按鍵,做最高優(yōu)先級處理,例如向特斯拉一樣固定在用戶最方便觸控到的地方,或者向哈弗車機系統(tǒng)的塊觸達,同時還應該有聲音或震動模擬反饋,方便駕駛員實現(xiàn)盲操。
此外,隨著車載大屏內容承載的內容越來越多,DMS駕駛員監(jiān)控系統(tǒng)也顯得尤為重要,畢竟在行駛中,駕駛員視線在中控屏停留過長,是非常危險的。
總體而言,大屏取代實體按鍵是大勢所趨,但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給消費者帶來安全可靠的駕駛環(huán)境,車企還需要多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