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設計應用 > 企業(yè)“數據池”的商業(yè)秘密保護路徑探究
企業(yè)“數據池”的商業(yè)秘密保護路徑探究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 10期
胡浩翔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上海200050)
摘要: “數據池”是數據生產要素的重要表現形式,對促進數字經濟發(fā)展、推動產業(yè)轉型具有積極作用。但我國目前缺乏數據權利基礎制度,著作權法和數據共享協議都未能對數據池提供全面的法律保護。此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商業(yè)秘密相關法律規(guī)范對數據池予以保護,但數據池必須滿足商業(yè)秘密的秘密性、價值性和保密措施構成要件。在分析數據池秘密性構成要件時,應當重點認識公開信息形成的新信息可以具有秘密性,企業(yè)間數據池共享的行為也不會使其喪失秘密性。
中圖分類號:D923.4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58/j.issn.2097-1788.2023.10.011
引用格式:胡浩翔.企業(yè)“數據池”的商業(yè)秘密保護路徑探究[J].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2023,42(10):66-71.
The exploration of trade secrets protection path of corporation data pool
Hu Haoxiang
(School of IP Law,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0050, China)
Abstract: Data pool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data production elements, 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However, China currently lacks a basic data rights system, and neither copyright law nor data sharing agreements provide comprehensive legal protection for data pool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data pools can be protected through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trade secrets, but the relevant data pools must meet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secrecy, value, and confidentiality measures of trade secrets. When analyzing the elements of secrecy of data pools, we should focus on recognizing that the new information formed from public information may have secrecy, and the act of sharing the data pool between enterprises does not make it lose its secrecy.
Key words : data pool; trade secrets; secrecy

0    引言

2020 年 4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正式將數據要素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看待,在數據要素市場上要規(guī)范化提升數據資源價值、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在數據法治軌道上要研究數據產權性質、完善數據開放共享機制、優(yōu)化數據法治營商環(huán)境。數據的整合、流動、共享成為數據要素市場的趨勢和必然。數據控制者通過建立數據集合,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并且允許他人對自己控制的數據集合進行訪問、使用,于是“數據池”(Data Pools)這一術語應運而生。

反洗錢金融特別行動工作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FATF)發(fā)布的工作報告中對數據池的定義是將不同來源的數據組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完整有用的數據集合,以供分析使用,數據池以集中化的方式進行組織,更強調對于數據的整合[1]。而知識產權法領域學者在研究數據池之時,往往會在建立數據集合的基礎上要求數據控制者對數據集合進行共享,即參照專利制度中的“專利池”概念進行解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據控制者同意將他們關于特定市場、特定產品或者服務、消費者、使用者或者是數字生態(tài)系統的各種數字化信息服務通過某種形式相互共享或者共同分享給第三方的一種協議安排[2]。

目前現存的數據池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技術信息數據池,數據池中包含各類專利技術、專利產品相關信息;第二類是由國家地理數據信息和罕見疾病等公共信息組成的公共信息數據池;第三類是包含有關競爭信息的商業(yè)數據池,其中可能會匯集某一行業(yè)的價格水平、產出水平乃至該領域的消費者信息。基于不同的分類匯集的信息表現形式各不相同,但都有著相同的特點——所涉及的產業(yè)需要大量信息作為樣本進行分析。上述數據池對于大量信息的匯聚能夠產生數據的聚群效應,進而尋找到相關的自然規(guī)律以及商業(yè)規(guī)律[3]。

數據池的數據共享有助于促進產品創(chuàng)新、激發(fā)產業(yè)活力,企業(yè)之間通過開放數據池共享可以匯聚行業(yè)數據,避免研發(fā)資源浪費,尤其是在自動駕駛和健康醫(yī)療領域[4]。但是另一方面,我國尚未規(guī)定統一的數據權利,對信息數據的保護仍處于起步階段,共享數據池給企業(yè)帶來了數據泄露的巨大風險,反而讓企業(yè)失去數據共享的信心。故尋求恰當的數據池法律保護路徑就顯得尤為必要,既要確保數據信息的共享流通、促進創(chuàng)新,又要讓企業(yè)在不失去對數據的法律控制情況下進行數據分享,避免“數據公地悲劇”[5]。本文將從數據池保護的必要性出發(fā),聚焦于數據池的商業(yè)秘密法律保護路徑,研究商業(yè)秘密的四個構成要件在數據池中的應用,完成保護路徑研究。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http://theprogrammingfactory.com/resource/share/2000005741




作者信息:

胡浩翔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上海200050)


微信圖片_20210517164139.jpg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