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to Chassis
今天和朋友聊,目前不管是當前的技術,還是 CTP(Cell to Pack)和 CTC(Cell to Chassis)都面臨著問題,超前的設計和平臺化大規(guī)模應用的問題,這一輪在電池成組技術和電動汽車平臺開發(fā)資源配置的結果,會使得走對的人領先,走錯的落后。本文就福特的 F150 皮卡的專利和 Rivian 的設計來探討一下這個模組嵌入底盤的模式。
在福特的專利《US20190351750A1 Body-on-frame electric vehicle with battery pack integral to frame》描述了把電池集成到車體底板的辦法,類似于之前 Benteler 的一體化底盤。
Ford 的專利
BENTELER
一體化底盤
在福特的設計構想中,在車身左右框架中設置多根橫梁,由這些橫梁對整個結構進行分割,在里面容納電池,這個分割出來的空間下面有底板進行支撐
如下圖所示,這個橫截面來看,如果我們在這里面布置長模組,類似于之前豐田做的那樣,就達到了電池整合到底盤的效果。
這里的設計思想和 Rivian 的是有一些差異的,Rivian 如下圖所示也充分利用了車架,由于里面有雙層 18650 的設計,這個梁的設計并沒有如福特的分隔橫梁構造的方法更結實。這種分框的結構對整體的結構剛度和熱失控隔離都有一定的好處,如果按照電芯的尺寸來做,未來真的是形成了整個工藝上面的提升。
如下圖所示,把“模組”或者叫電池塊吊裝到整個里面以后,電池包這個單元也就給簡化掉了,所以可以叫 Cell to Chassis。
小結:這一輪在電動皮卡里面做的創(chuàng)新,勢必在我們對原有乘用車的很多做法提出不一樣的路徑,這樣的做法對我們下一步商用車和專用車的搞法是有嘗試的空間的。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單個創(chuàng)新和平臺創(chuàng)新之間的兼容問題,可能里面有一些取舍。